雷鸟创新李宏伟:Meta 造梦,而 AR 眼镜的未来可能在中国
发布时间:2024-09-30 22:29 浏览量:3
北京时间 9 月 26 日凌晨一点,一年一度的 Meta Connect 正式召开,除了最新的 Quest 系列头显与 Ray-Ban Meta 系列产品线更新,Meta 第一次公开展示了其在 AR 领域研发十余年的成果——AR 眼镜原型机 Orion。
用传统眼镜的形态,挑战以往 MR 头显才能拥有的性能与体验,Orion 的出现对于整个行业来讲都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引发的话题度与讨论不亚于 Apple Vision Pro。
作为国内 AR 行业的重要玩家,雷鸟创新无论是对于 Meta 新品的看法,还是未来的硬件产品规划,自然都成为了备受外界关注的对象。
9 月 27 日晚,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张鹏,与雷鸟创新创始人兼 CEO 李宏伟在极客公园微信公众号进行直播,就本 Meta Connect 大会公布的 Orion 原型机,以及雷鸟创新在 AR 眼镜产品领域的布局与规划,进行了详细探讨。
根据本次 Meta Connect 大会中公开的信息,Orion 几乎整合了所有 AR 业界最前沿的方案:MicroLED 显示、基于碳化硅材质实现的光波导方案、AI 功能的端侧整合,以及与手机「共生还是取代」关系的探讨。实际上,「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的出现已经呼之欲出。
李宏伟认为,Orion 效果看起来很酷,但依然是「三年后的产品」。如果说 Orion 是 AR 版的「Apple Vision Pro」,在这同一技术路线布局多年的雷鸟创新团队,则希望打造一个中国版的「Vision」,能让消费者在年内就买到。
作为 AR 行业的业内龙头之一,李宏伟认为包括雷鸟在内的中国 AR 品牌,在这个能定义重新下一个十年「个人通用计算设备」的契机前,在产品与 AI 的能力整合上,有着不输给西方同行的独特优势。
AR 眼镜领域不仅要仰望星空,更需要一步一步走好脚下,通过 AR 与 AI 功能与用户日常的更深层整合,让 AR 眼镜真正深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之中。
本次直播中,不仅有关于 AR 眼镜新品的讨论与技术分析,更是李宏伟首次在公开场合中披露新品规划:雷鸟创新未来不会只做 Orion 形态的 AR 眼镜产品,更会发布形态接近 Ray-Ban Meta 的 AI 智能眼镜产品。
在属于 AR 眼镜的「下一个十年」正式开启之前,通过 Orion 与雷鸟 X3,我们现在能看到多远之后的未来?
一些有意思的观点:
Meta 发布 Orion 产品,最核心的是要向大家证明,大家对于 AR 眼镜的想象都是可以实现的。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大约 80% 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AR 的底层逻辑是做虚实融合,这也就决定了 AR 眼镜光学显示有一套公认的终极解决方案——Micro LED + 光波导技术。Orion 需要 7 个摄像头,不意味着所有 AR 眼镜都需要 7 个。几乎可以 100% 确定,Meta Orion 明年不可能有可购买的版本。但雷鸟 X3 今年年底就能量产了。Orion 是 AR 眼镜领域的 Vision Pro,而雷鸟 X3 更像是 Vision。
在 AR 领域,有可能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一起引领行业发展,一起带来行业爆发的。甚至有可能中国企业会更早地或者更大地发挥这个作用。
以下是直播沉淀文字,由极客公园整理。
01 Orion 证明 AR 想象的可能性
张鹏:我相信宏伟一定第一时间都已经看过了这次的 Meta 大会,你对于这场大会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李宏伟:首先,我觉得这个大会蛮有意思的,现场互动展示效果不错。扎克伯格也说展示难免会出问题,但基本的展示很顺利。作为 AR 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对 Orion 产品的发布充满期待。过去我们对产品已有很多了解,但看到它发布还是非常激动。对 AR 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刻,它证明了大家对于 AR 的各种想象都是可以实现的。
张鹏:对于宏伟这样的业内人士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新鲜事,相信宏伟会前已经对他们要说什么了如指掌,但我们还是蒙在鼓里的。在观看这次发布会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VR设备在技术上没有显著的提升,反而推出了更便宜的设备,售价 299 美元。我们猜测这可能意味着 Meta 希望推广设备,促进 VR 内容生态更健康发展。它没有在 VR 设备上使劲,让它更轻、更小、显示更好。
另外 Ray-Ban Meta 新一代产品——音频眼镜加摄像头,感觉也并没有强调硬件升级,而是展示了AI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尽管它不具备显示功能,但它用声音作为交互和交付的手段,展示如何更好地利用 AI 技术。这一点其实非常清晰,能看出这一趋势。据说在国内也在迅速兴起,预计明年国内将出现许多相关产品。
当然,大家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 Orion 设备上。甚至它发布后,我没太看懂,因为它不像 Vision Pro 那样可以立即购买,我们听说 Orion 的成本可能高达上万美金,感觉像是手搓出来的。
Orion 设备图|图片来源:Meta
在这个阶段发布这样一款产品,Meta 想要表达什么?可能为了增强大家对AR的信心,但其中是否有特别的讲究?到底如何理解 Orion 这个产品?它处于什么阶段?Meta 为什么现在向我们展示这款产品,我们也用不了,这个意图是什么?
李宏伟:好,当然我们也是猜测,可能信息了解(比大家)多一点点。我个人认为,Meta 发布这个产品,最核心的是要向大家证明,大家对于 AR 眼镜的想象都是可以实现的。技术已经突破了,已经可以实现了。一方面是为了增强行业信心,另一方面是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Meta 推出这款产品,也是为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Orion 不能发售的主要原因在于价格高昂,这与供应链的成熟度密切相关,最贵的部分是碳化硅的光波导。降价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增加碳化硅光波导的使用,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其成本才会下降。
当然,Meta 在 XR 领域的投入巨大。Meta 相比 VR,更看好 AR。扎克伯格在多次采访中提到,AR 是下一代的通用计算平台,有望创造与手机市场规模相当的新互联网生态。Meta 一直在努力实现这一愿景,Orion 的研发投入早在 Quest 2 上市前就已开始,经过长时间的打磨,Meta 认为是时候将其展示给公众了。一家公司、团队或个人,如果在十年的时间里都在研发一款产品,确实觉得做的不错,那么现在展示出来是一个合理的决策。
张鹏:宏伟提到的点非常重要,Meta 希望通过展示 Orion 来增强整个行业的信心。我非常理解供应链的信心对于产品降低成本、变得可用非常关键。苹果的 Vision Pro 虽然价格昂贵,但它的发布迅速提升了产业链的信心。只要巨头表示他们要干这个事,这个方向就是他们认同的,肯定有牵引力。
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在 Orion 这个产品里,印证了哪些技术的可行?哪些技术是 Meta 实现其AR愿景所必须突破的,并且目前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李宏伟:好,有几个方面。实际上,我们去年推出雷鸟 X2 时已经讨论过第一个问题。它首先要是一个眼镜的形态。它应该是无线的,内置芯片和电池,这样人们才能够长时间舒适地佩戴。
其次,戴眼镜的时候,它需要既看得清现实世界清晰,还能够显示清晰的全息图像。如果用户无法看到现实世界,那么它就是一个 VR 设备;如果只能看到现实而没有图像显示,那么它就不是增强现实,所以这两个要结合。我们希望在看到现实世界时,没有任何视觉遮挡或损耗,同时在显示图像时,画面应足够清晰、足够大,并且是 3D 全息的。所以在光学显示技术上有很多要做的。
第三,眼镜上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大家普遍还是认同眼动加手势,这是一种很自然很高效的交互方式,Vision Pro 也采用了这种交互方式,关键在能否在眼镜这一小巧形态上实现眼动+手势的交互。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 Vision Pro 为了手势交互使用了大量的摄像头,并以头盔的形式外挂了一个电池。Orion 证明它可以在眼镜上实现类似的功能。
第四,这种眼镜有很强的能力,不只可以实现手机上的一系列的场景,也可以做到虚拟现实融合。那它的芯片、功耗、发热问题能不能解决?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上里面有非常多的定制化的组件,如自己定义的芯片。从行业视角来看,他们把最核心的虚实焦结合算法的功耗做了大幅的下降。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应用生态,以上这些事情构成了 AR 眼镜能不能实现。目前,Orion 在最后一点上表现不多,可能有一些小的游戏。但我想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先有一个非常好的整机产品,或者简单的硬件产品,然后进而促进生态的发展。这也是通常行业发展的规律。
02 AR 眼镜,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
张鹏:刚才你界定了Orion 这个产品的意义。在详细拆解 Orion 之前,我觉得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什么是AR眼镜?扎克伯格对 Reality Labs 的巨额投资表明,AI眼镜在 Meta 的战略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 Connect 大会上,Meta 不仅展示了 AI 眼镜,还有 Ray-Ban Meta 等产品,虽然它们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功能上却有显著差异。
因此,我想请你首先为我们界定AR眼镜的概念,以及 Meta 为何如此大力投入这一领域。
李宏伟:Meta 花这么大的力气投入 AR 眼镜,我想最底层的原因是 AR 眼镜是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它是下一代的智能手机。扎克伯格曾经在一些播客里提到了这一点,他说我们把 Facebook 做起来的时候,手机行业其实已经基本上相对比较成熟了。他们的 Facebook 的建立跟智能手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他认为自己错过了建设手机这一通用计算平台的机会。
所以当 Facebook 建立得比较完善之后,他就开始布局下一代的通用计算平台。AR 眼镜被认为是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这是一个会影响全球所有人的产品,这在商业上对于流量分配有着重大影响。Meta 作为一个 APP 矩阵公司,其 APP 分发实际上还是受到了智能手机公司比如苹果和谷歌的一定影响。因此,Meta 希望构建自己的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这是非常合理的。
详细说一下为什么 AR 眼镜是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如果我们画一条线,横轴是虚拟/虚拟现实融合,纵轴则是有无 AI,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过去的 PC 和手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方面,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是分离的。举手机为例,在导航时手机可能指示你目的地就在前方的大楼,但当你面对三栋未标识的大楼时,你无法确定哪一栋楼才是目的地。在十字路口时,如果 GPS 信号不够准确,我们往往难以确定自己究竟位于路口的哪个角落。这是因为虚拟的数字世界与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隔阂。我要人工把它们对应在一起,这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就能够将整个互联网生态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将虚拟无缝融入现实中。以导航为例,当我们步行时,传统的导航应用可能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数字箭头,告诉我们应该转向哪里。但如果我们面前有三栋未标记的大楼,我们无法确定哪一栋是我们的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AR 眼镜可以直接在每栋楼上贴上虚拟的名称,还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这种虚拟现实的融合极其重要。雷鸟创新的使命是「想象即现实,空间更智能」,就是这个意思。这意味着通过虚拟现实的融合,我们能够将想象中的事物呈现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在电视或手机上看到的明星,我们知道那只是影像,但如果我们戴着 AR 眼镜,看到明星的虚拟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它显得更加真实,因为它被放置在真实的环境之中。
正如之前讨论的,AR 技术能够让我们看到建筑物上自动加载的标签。这是一个维度,现实和虚拟的隔离,还是融合在一起。还有一个维度是 AI 的维度。
过去的 PC 和手机虽然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它们并不是为 AI 设计的。如今,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各种 AI 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但是,AI 能力强大,最好的载体是什么?实际上应该是眼镜。
AR 眼镜能够看你所看,听你所听,将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内容输入给 AI 系统。AI 系统处理后,能够实时地将结果展现在你眼前和耳边,这种交互不需要我们中断当前活动去拿出手机或其他设备。所以如果我们构建一个象限图,我们会发现 AR 眼镜和集成 AI 的 AR 眼镜位于这个象限图的右上角。借助 AI 和 AR 的融合,它不止把过去的设备的效率变高了,它完全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升级的、更加丰富的场景生态。这是 AR 眼镜作为通用计算平台最重要的原因。
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他最新著作《5000 天后的世界》中专门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巨大平台,世界万物都和 AI 相连。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完美融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AR 或者镜像世界的新平台。」
当然如果我们认为 AR 是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那接下来的动作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我们怎么打造下一代的通用计算平台?当然这里面非常重要的是技术突破问题。需求一直都在——在过去电影、小说还是其他媒介中,AR 眼镜的潜在应用已经被广泛探讨和期待。因此,能否实现这些技术突破变得尤为关键,Meta 包括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以上是 Orion 这样的产品所展现的技术能力的价值所在。
张鹏:这么听下来,我不能揣测说扎克伯格在十年前收购 Oculus 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计划,但因为 Meta 在 AI 和 XR 领域的投资是长期的,持续了十年,这表明他们确实要搏下一代的智能设备。
毕竟错过了 iPhone 时期,没有办法跟乔布斯去比,但是还能去搏下一次。
李宏伟:是的。
03 AR 才是真正的「虚实融合」
张鹏:扎克伯格最早是从 VR,元宇宙开始实践,他希望让大家能进入一个数字化的世界,进入得更深、体验感更强。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就是 Ray-Ban Meta 和 Orion 都是AR技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构成了一种轻重组合,Ray-Ban Meta 可能代表着一个过渡阶段,而 Orion 可能代表着最终目标。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显示这件事这么复杂?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努力做的 Orion 里面,显示技术上它是怎么采用的?这个技术的成本未来能不能越变越低?多久之后它能跟手机真正争夺个人计算中心?
李宏伟:我同意鹏哥的观点,即便是没有显示功能的眼镜也可以视为一种现实增强设备。但是,如果我们对 AR 的定义更加严格一些,我们可能会认为只有将虚拟信息和现实世界无缝融合,并从用户视角来看它们是一体的技术,才能被称为增强现实。
这是一个定义的严格性问题。如果我们将能够感知现实并提供提醒的技术视为增强现实,这是一种广泛的定义,我认为这种定义是可以接受的。但按照这种定义,手机地图应用也可以被视为增强现实的一种形式,因为它们为我们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当我们查看电子地图时,无论是谷歌地图还是高德地图,它们都提供了对现实的增强,为我们显示了更多的信息。这是一个关于定义和区分的问题。
另外一点,行业发展确实往往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开始于对未来的想象,其中包括了多种技术。这些技术的成熟速度各不相同,而最先成熟的技术结合现有的用户需求,会产生所谓的「沿途下蛋」的现实主义产品。这些产品会不断迭代技术,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最终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终极状态。所以您提到的带有摄像头和音频功能的眼镜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它们有自己的用户价值。我认为先有出现这样的眼镜,或者先以这样的眼镜为主流,很快就会过渡到以 AR 眼镜为主流。
至于为什么显示功能很重要,这与我们之前讨论的密切相关。我们如何将虚拟与现实融合?一个新的通用计算平台如何创造出过去无法实现的体验和应用场景?一个新的设备,无论是通用计算平台还是非通用的,要被用户接受,它需要做到两件事情:第一,它能完成过去用户已经习惯在别的设备上做的场景,但最好能做得更好一点。第二,它需要能够创造一些新的场景,这些是过去几乎无法实现的,或者体验非常差的。
我举一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以智能手表为例,它不仅简化了查看时间和微信等功能,我们不用把手机掏出来,抬腕就可以看到。但另外一点是过去手机做不到的,是对健康的监测。只有当智能手表具备了这两种能力,它才能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产品。否则,用户可能会犹豫是否需要更换新设备,因为他们可能会觉得新设备的功能他们已经能够在旧设备上实现了。那么,AR 眼镜能够做到手机平台做不到的事情是什么呢?其中之一就是「看人所看、听人所听」。这很重要。
另外一点,把现实跟虚拟放在一起,这件事情我们几乎不能依赖手机做到。当我们通过手机屏幕看现实世界时,虚拟信息只是在屏幕上的一个图层,我们不会认为它是真实的。
但 AR 眼镜能够实现这种虚实融合的效果,因此,只有配备了显示功能的眼镜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这也是行业内对 AR 眼镜有更严格定义的原因。Meta 公司并没有将其之前的 Ray-Ban Meta 音频眼镜称为 AR 眼镜,但 Orion 被认为是一款真正的 AR 眼镜,正是基于这个核心逻辑。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大约 80% 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我觉得有可能 5%、85,甚至 90% 以上。这意味着显示是最高效的交互方式。
在 Meta 的演示中,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场景,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扎克伯格与一位运动员进行了实时对话翻译的演示。对方说西班牙语,而扎克伯格说英语,这个过程非常流畅,效果非常好。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对方说完后,那个大模型系统要再说一遍,它会把时间拉长。
如果对方说的时候有实时的这个文字显示,就可以避免时间拉长的问题。对方说完了,我要等一等才给他反应,会稍微有一点点尴尬,对方说完,我马上就给他反应,是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对于新产品而言,显示技术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基本上认为,只有具备高效显示功能的设备,无论是眼镜还是传统的 PC 或手机,才能成为通用的计算平台。显示技术是人机交互的关键,没有它很难实现广泛的应用。
04 Orion 最重要的作用是行业共识
李宏伟: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显示技术在实现上如此复杂,以及它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这种显示确实是一种很特别的,它的技术原理或者说需求本身就比较复杂。比如当我们戴上眼镜时,我们希望在不启动眼镜的情况下,现实世界的景象完全不受影响,这就需要一个完全透明的视觉体验。但同时一旦启动眼镜,我们又期望它能提供一个优质的图像,应该是立体的、有深度的、全彩的,并且画面幅度非常大。
那我稍微来分解一下这个技术。我们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镜片的制作,无论是玻璃还是其他材料。镜片需要能够透视现实世界,同时也能显示。目前,Orion 采用了表面浮雕衍射光波导技术,简单来说,这个方法就是在镜片上刻制特定的纹路,当光线穿过这些纹路时,通过复杂的反射和折射作用,能够产生一个虚拟的图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在镜片上同时看到现实世界和显示的内容。
此外,我们还需要一种技术来生成这些图像。由于镜片上只有纹路,我们需要一个微型的发光元件。这个元件要求它有非常高的像素密度,这意味着它的尺寸会非常小。目前,Micro LED 的像素间隔仅为两微米到四微米,这使得它的像素密度极高,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过的产品中像素密度最高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极小的尺寸下生成 1080P 或 720P 的清晰画面。
雷鸟上一代 MicroLED 光引擎|雷鸟创新
在 AR 眼镜的显示技术方面,我们需要全彩显示且亮度极高。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光线通常较为明亮,所以 AR 眼镜的入眼亮度需要达到至少 1500 尼特,甚至 2000 尼特以上。但镜片的材料并非一定是玻璃,且其纹路设计可能导致光能的大量损耗,所以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发光器件。如果发光器件的光能利用率仅为 1%,那么为了达到 2000 尼特以上的肉眼可见亮度,发光器件的亮度需要提高 100 倍。
这两个问题共同确定了 AR 眼镜光学显示技术需要一个公认的终极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包括了 Micro LED 作为显示器件和光波导技术作为镜片的核心技术。那技术到现在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为什么说雷鸟创新的产品、Meta 的产品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只有雷鸟创新和 Meta 正式发布了这样的产品。当然 Meta 还没有量产,雷鸟创新量产了全采 Micro LED 的产品。
Meta 的 Orion 产品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的波导(FOV)非常大。过去想在 AR 眼镜中实现大 FOV 很难做到眼镜形态,而 Meta 用了一个很特别的技术,或可以说是很有意思的材料——碳化硅波导,所以能实现 70 度的 FOV,这是一个蛮重要的事情,在光学显示上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我们看到了光学显示上比较重要的突破。
去年的雷鸟 X2,今年的 X3 和 Meta 的 Orion,都证明了我们说的这件事是可行的。为什么说可行?首先,技术可行了,这两个产品都采用了 MicroLED 光波导技术,走在正确的技术路径上。其次,它们的亮度、FOV、显示效果和全彩等方面,都达到了基本可用的状态。
张鹏:现在是不是可以说,在 AR 上,「终极解决方案」已经成型了?MicroLED 加光波导的方案,是不是未来我们可以看到的 AR 设备的「终极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希望变成「个人计算中心」的 AR 设备来说,在显示方案上是不是已经基本确定了?
李宏伟:对行业的头部企业,尤其对技术上的头部企业来说,这个道路的选择几乎从来都是明确的。我们需要一个强的发光器件,亮度非常高、体积非常小、功耗非常低、刷新率要非常高。那目前甚至未来几年,都没有其他更好的选项。其中,像 LCoS 这样的技术,虽然有优势,但功耗还是比较高的,也很难做到特别小。因此,几乎所有的选择都是在「透过镜片既能看到现实,又能显示画面」的方向上,目前没有其他替代选项,只能是 MicroLED 加光波导。只是每个技术都在迭代,比如光波导有不同的技术和工艺,比如压印、刻蚀等等。当然,现在行业中还是会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这个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很多企业可能无法在现阶段真正做出 MicroLED 和光波导的技术和产品,所以市面上不同的声音很多。但雷鸟创新和 Meta 已经做出了相应的产品,这个技术是可行的,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遥远。如果看看美国的头部科技公司,大家基本上还是有共识的,非共识比较少。
张鹏:这次 Meta 可能在这条线上大大加强了声量。光波导加 MicroLED 这条路径本质上是由它的目标决定的。如果我们希望 AR 成为一个通用的个人计算平台,有效融合现实和虚拟,并且要能长期佩戴,所有的这些目标,会综合决定某个技术路线。团队往往都是要在明确的目标下找到一个所谓的「第一性原理」——这个目标下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李宏伟:对。
张鹏:这次 Meta Orion 的另一个核心亮点是有 7 颗摄像头,Vision Pro 也有大量摄像头,可能涉及到未来微交互的理解识别,同时可能也看到它对于世界的感知。刚才我们聊到,Ray-Ban Meta 的摄像头的感知能力对它的未来都特别重要,因为 AI 需要用摄像头 input 真实事件的信息,AR 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就不能真正的现实世界的叠加,因为它看不见现实世界。
7 个摄像头,算多算少?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样的?毕竟摄像头越多成本越高,耗电越多。怎么理解这 7 个摄像头的意义和未来?在 AR 设备对外的感知能力的发展上,还有什么技术台阶是逐渐明确的?因为这次发布背后,我们都应该能看到一些通向未来的趋势。
李宏伟: 我先解释一下摄像头的问题。Orion 是一个对标 Vision Pro 的产品,虽然成本比 Vision Pro 还贵很多。AR 眼镜需要比较多摄像头,是从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出发。首先我们想看到现实,去拍照和录像,就需要一个彩色摄像头;还需要高效地感知现实,这里黑白摄像头会比较好;也需要眼动追踪,那就需要内向的摄像头或者别的技术。所以,这三种不同用途的摄像头都是必要的。不过,Orion 需要 7 个摄像头,不意味着所有 AR 眼镜都需要 7 个。
哪怕这三个功能都实现,也不一定要 7 颗摄像头,可能 5 个也可以的。比如用 RGB 摄像头加两个 SLAM 摄像头,加上对内的眼动追踪摄像头,大概这样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
所以,从产品的角度来说,摄像头数量的选择第一要从用户需求出发,第二要实现技术上的平衡。如果简单粗暴地把 Orion 看作「Vision Pro」,大家就可以理解了。Orion 的方法不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我们不一定需要那么多。雷鸟 X3 某种意义上就像一个「Vision」,不是 Vision Pro,Vision 的好处是可以被更多用户接受,它就没有那么多的摄像头。
其他的技术上,还有几个关键的方面。
第一个是在人机交互方面,当然这个跟摄像头有关,我们怎么能用手势和眼动与设备交互?实际上,眼动加手势是一种比较好的交互方式,目前这项技术大体已经成熟了,虽然还没有做得那么好,但也差不太多了,雷鸟创新在这方面也做了比较多的工作。
另一个重要的点是芯片。芯片对整个系统非常关键,这次 Orion 的发布给了行业很大的信心。过去大家一直担心眼镜的功耗问题,但定制芯片让 Orion 在特定场景下的功耗,比我们预期的低很多。这也证明了这一点。
还有其他技术问题,比如散热,碳化硅材料的一个优势就是高导热性,可以有效帮助散热。另外,例如,在眼镜框架的设计上,怎样又轻又能兼顾功能性?
这其中还有很多问题要攻克,当然也包括 AR 眼镜里非常重要的部分,自然的、多模态的理解和交互,目前多个大模型已经可以实现。所以,这几个关键技术都已经有了本质的突破,需要在工程化上再做进一步的优化。
张鹏: 关于交互,刚才你提到,这么多摄像头,首先它有大量空间感知数据的计算需求。同时,未来的眼动摄像头应该已经是标配,肯定得有摄像头在盯着我们眼球的移动;也要有对外界做前向感知的摄像头。但关注交互的摄像头也是必不可缺的,因为很难想象所有的交互都需要用嘴去跟眼镜说。
这次 Meta 像是在雷鸟创新之前设定的方向上更进一步?是不是代表未来的 AR 眼镜这条线有机会发展得更明确?你在看到 Meta 也跟你的路线一致的时候,有没有觉得,「以后供应链成本估计能下降」,这个交互模式更能让用户接受?
李宏伟:对,我下午还跟 Meta 的同学们聊过。虽然我本来也大概也知道他们的方向,但是在发布会上最后确认了一下。我觉得我很兴奋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Meta 选择的技术路径和雷鸟创新一样,看起来我们想的是对的。第二个原因是,大家都做一样的事情,包括碳化硅,雷鸟创新也做了一系列的探索,这对产业链、对供应链的降本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不过,我想再稍微说明一下,怎么样的人机交互是一种从技术和用户体验上来说都比较平衡的方式?
目前主要的方式是眼动加手势交互。眼动有两种技术,一种是用摄像头,另一种是使用红外或 MEMS(微机电系统)感应,相比之下后者功耗更低。但这个问题相对简单,这里就不多展开了。
我认为有两大类手势交互是重要的。第一类是「看不见手」的交互方式(向下交互),手可以很自由地搭在腿上,或者背着手,或者其他任何地方,通过轻点、滑动,轻松地交互。第二类是「看得见手」的交互方式(向前交互),比如看一张照片时,可以用手势直接放大一点。这两类交互方式都很常见。对于第一类交互,用腕带或智能手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张鹏:也就是肌电信号,是吗?
李宏伟:对,但是有几种不同的方式。肌电信号是一种灵敏度更高的方式,过去的一些智能手表结合类似技术,也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手势交互。向前的交互就肯定需要一定的摄像头,因为它要跟现实或者虚拟画面做一些交互。但如果从是向下交互,我们可能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的摄像头,比如不一定需要一个斜向下的摄像头,因为斜向下的摄像头如果不是很强大,没有 Vision Pro 那么强大的技术,也很难捕捉到各种复杂场景下的手部小动作,可能最后还是要借助肌电手环或者是手表这样的设备,但这些设备本来就能做到。
当你必然需要摄像头的时候,它们往往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可能也不需要专门配置向下的摄像头。这是一个产品上的要想得很细的一个平衡和选择的问题。Vision Pro 必须这么做,因为它的目标就是,用户不用戴额外的辅助设备,所以它当然要有很强大的摄像头,看各个方向。但是眼镜并不一定。
张鹏:像 Orion 这样的设备,什么时候能真正走向市场?包括你们在做的雷鸟 X3,我之前也看到过一些信息,似乎已经很接近量产了。Meta 的 Orion,从今天给大家看到,到未来能变成一个产品,你觉得还需要多长时间?Meta 今天说的事,明年能变成可购买的吗?
李宏伟:如果你问的是和 Orion 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那么 Meta 可能确实还需要一点点时间,几乎可以 100% 确定,Meta 明年不可能有可购买的版本。但如果你问的是雷鸟的话,我们的 X3 今年年底就能量产了。
05 雷鸟要做 AR 版的「Vision」张鹏:雷鸟的计划是什么?
李宏伟:我先补一句,为什么认为 Meta 明年一定不会上?作为一个大公司,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但动作会相对慢一点。雷鸟创新作为一个有大公司资源支持的创业公司,它的资源也会比较多,动作也会比较快,所以雷鸟的 X3 预计会在年底到农历春节前上市,我还想尽可能让它更提早一点。
可能很多人都在关心这类产品什么时候上市,Orion 和雷鸟创新什么时候能拿到手里,所以我们还是相对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个产品。我做一个比喻:Orion 是 AR 眼镜领域的 Vision Pro,而雷鸟 X3 更像是 Vision。我觉得这个比喻还是比较形象的。苹果的策略是先推出 Vision Pro,但他们也认为 Vision 才是一个能被大家广泛接受的产品。所以我们非常感谢 Meta,半开玩笑地说,Meta 帮我们发布了一个雷鸟 X3 的 Pro 版。
接下来,我们准备正式上市 X3。X3 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平衡上可能是一个更好的产品。X3 有两个版本,重量大概 60 多到 70 多克,而 Orion 接近 100 克。60 克 70 克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线,它不只是多了 30 到 40 克的问题,因为大家佩戴的眼镜和墨镜基本上大概就是 60 克,所以 60 克是一个用户比较能接受的状态。另外,雷鸟 X3 和 Orion 一样,都是全彩 MicroLED 光波导的产品。
我也想说一点 X3 的优势。在某些方面,我们的表现优于 Orion,比如很重要的入眼亮度。如果你仔细看视频,会发现 Orion 的亮度比较低,我猜大约在 500 尼特左右,甚至可能更低。也就是说,在强光下,尤其是正午的户外,应该是看不太清楚屏幕内容。小扎自己也说过,把亮度提高是他们要做的很重要的工作。而雷鸟 X3 的亮度至少在 2000 尼特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 3000 尼特以上。
我可能透露得有些多了(笑),趁着 Orion 还在被大家讨论,这个时候比较容易把事情说清楚。
雷鸟的亮度比 Orion 高,但 FOV 会稍微小一些,分辨率也有可能会小一点,不过 PPD 就会更高。了解 VR 的人会比较清楚 PPD 这个概念,它指的是角分辨率,决定了你的画面质量到底清楚还是不清楚、细腻还是不细腻。另外,在人机交互方面,雷鸟 X3 也会支持手势交互。
雷鸟 X3 及其内测中的肌电手环|图片来源:雷鸟创新
我们也会借助像手环、手表这样的设备来实现类似的手势交互。虽然我们没有看到 Orion 特别详细的手势交互信息,但我想它基本上也用了类似的人机交互方法。关于眼动交互,我们内部也在做很细致的测试。
雷鸟创新在眼镜上测试眼动交互功能
这样一来,当雷鸟 X3 上市时,在手势和眼动交互上我们不会全上,大概率会优先推出手势交互功能,眼动交互可能稍后再上线。
除了人机交互,我们在应用场景和芯片架构上也做了很多优化设计。比如说,雷鸟 X3 的电池容量比 Orion 小一些,但使用时间的可能差不多,也跟大家不同使用场景有关系。所以,雷鸟 X3 是一款在光学显示方面非常领先的产品,在基础技术性能上跟 Orion 类似。当然,我们没有采用碳化硅材料,是因为现在这种材料的价格还不合适。
并且,雷鸟 X3 的定位跟 Orion 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也就是刚才我说的 Vision Pro 和 Vision 的区别,所以它是现在市场上非常领先的产品,但同时它又是可以量产的。雷鸟创新不只具备在光学技术上的设计的能力,还有生产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设计量产化。可能我们的显示画面尺寸没有 Orion 那么大,但这是符合特定应用场景的比较合适的状态。最终,大家就会看到,不仅它的那些基本的功能都存在,而且还一个非常像正常眼镜的眼镜。
我不知道大家现在看到画面时是什么感受。如果从某个角度来看的话,Orion 的镜片是相对比较厚的,是因为它的光源到波导的部分。雷鸟创新采用的是从内向外的光源设计,所以镜片也比较薄,整体就像一副普通眼镜。
我还想特别说明一下,雷鸟创新在全彩 MicroLED 技术的处理上与 Meta 有一些不同。我们判断 Meta 是在波导内部进行颜色合成,因为现在市面上能够量产的 MicroLED 主要都是单色的。雷鸟创新的做法是在进入波导前就把光合成彩色。雷鸟创新的光引擎是我们自己设计、拥有专利,并且自主生产的。我们能把光引擎做得非常小,只有 0.36cc(立方厘米),它是一个非常小的光投影器,这样就可以让这个眼镜在实现全彩 MicroLED 的同时非常轻薄,非常像一个普通的眼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试着做了一系列这样的设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X3 是一款会正式上市销售的产品。一方面,它可以帮我们积累更多用户反馈;另一方面,它可以作为一个应用生态开始的基础。因为这个产品是卖给用户的,所以生态开发者可以直接在这上面开发,比如开发各种 App 或者 AI Agent,然后提供给用户去用,他们也可以直接收到用户的反馈。这是我们在雷鸟 X3 上的一系列基本的考虑。也不能说那么多了,所以先简单地汇报到这里(笑)。
张鹏:接下来你们明确的目标就是,推出一款可以上市销售,并且用户能够实际使用的产品。今天我们能想象这个产品如果我花钱买了,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在功能场景上的比较 ready 的体验?以及我们的最终体验到的那个场景?它有可能是什么样子?哪些体验会明显比原来的设备上升,提前给我们剧透一些。
李宏伟:我先说一两个可能蛮重要的点。我举个例子:我们戴上 AR 眼镜可以做什么?
当然可能大家都已经比较清楚的是,AR 眼镜 可以实现一系列手机的功能,比如第一视角的拍照,视频通话效果非常好。也可以实现信息提醒,我们收到微信消息不用再看手机看手表,因为通知能直接展示在 AR 眼镜上。我们围绕这些,设计了一系列的非常重要的杀手级应用。
一个例子是翻译:这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使用场景,但大家说得也比较多,AR 眼镜所提供的翻译并非简单的翻译,其实更接近一个 Copilot 助手的角色。
例如我们到一个新的国家,下飞机,去海关,一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指示牌。你你在机场可以跟着人走的,但是你到了那个分人群的海关就不行了,你要是不懂这个语言的话,你就不知道的哪个入口是这个国家的居民的,哪个是海外旅客入口。
这种时候,AR 眼镜就可以直接看到各种各样的指示牌,然后把它翻译成你懂的文字。包括你在跟海关聊的时候,海关问你一系列的问题,他跟你聊的时候,你就可以实时地在眼镜上面看到他翻译的内容,实现一个流畅的问答。
包括出了机场之后,去到一个,比如说地铁站,眼镜识别到地铁站里面的标志,它还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导航,既能告诉你说你做哪条线,也可以提示你具体的信息:比如给你一个导航,告诉你你到了这个地方,你出来之后是一个美食一条街这样的。
这个时候,你可以跟眼镜说,我要开启这个引导模式,那 AI+AR 就能一个一个识别,因为大家知道现在大模型的视频流的模式还是蛮强的,我们可以在走的过程中就直接他,你看了哪个店,他就告诉你这个店怎么样,是吃什么的。还可以基于你的喜好,告诉你这个店好适不适合你的口味。
所以这一系列的工作。实际上都是在努力把 AR 眼镜带来的体验做到更完美。
这只是一个场景,出国或许还不是那么的频繁,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想一想,在现实中我们可能每天都会遇到类似的场景,如果有一个 AI + AR 的设备 24 小时在内身边,看到你所看到的,听到你听到的,实际上这个「外脑」可以帮助你处理非常多的事情。
06 中国 AR 创业者有独特优势
张鹏:雷鸟创新其实现在已经算在这个赛道上中国非常头部的创业公司,但毕竟还是创业公司,那你觉得怎么能够在 AR 这个赛道上,形成中国创业公司自己的优势?以及我很好奇关于竞争策略的问题: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又在一个巨头看重的领域,怎么去找到自己差异化的优势和前进的路径?
李宏伟:您说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谓创业,我经历了几次创业,学到很多非常重要的东西,其中一个就是选择大于努力。
我们怎么去选择能决定我们正确与成功与否?我从这件事情我们可能要从几个层面来看。比如说先从具体的层面来看,其中一个点刚才其实已经回答了,因为 Meta 这样的公司,大厂在技术上面有很多的投入,这是我非常值得尊敬的。
他们发布了这样的技术,让大家看到 AR 眼镜的时代要来了,因为技术最重要的问题都已经突破了,这是非常重要,他们花了足够的钱,给行业做了很多的贡献,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创业公司会跑得更快,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在绝大多数商业竞争里面,速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是像雷鸟创新这样的创业公司,或者是中国的创业公司可以做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跟机制跟各方面都有关系的,包括中国的供应链的成熟都有关系。
但另外一点可能更重要的问题是:AR 这个时代是不是还像手机一样,是美国的企业引领了?完全是他们引领了行业的发展,尤其在最早期的时候。我觉得不是。
雷鸟 X3 是一个平衡了技术和需求后的产物,但这并不代表说雷鸟创新没有 Vision Pro 的技术,而实际上所谓 Vision 和 Vision Pro 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他们有共同的技术方向和最重要的技术突破,这在 Vision 和 Vision Pro 之间是一样的。
Vision 和 Vision Pro 的区别是产品定位的区别。是要练成全身都是肌肉的,我还是练成说一个比较健美的状态。是要现在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还是我现在给一个用户可以接受喜欢用的一个 60 多克的眼镜?
所以它只是产品的选择,在这一点上来看,雷鸟创新作为这个行业头部的企业,作为一个中国的这样的公司,我觉得并没有比美国的公司落后多少。至少从产出的产品来看。
所以在 AR 我觉得是有可能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一起引领行业发展,一起带来行业爆发的。甚至有可能中国企业会更早地或者更大地发挥这个作用。这跟过去这么多年中国整个的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的发展、能力的积累都有关系。
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了一些这样的机会了。TikTok 是在美国是最强势的这个短视频应用,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过去在 TikTok 之前,我们几乎看不到这样的情况。中国的包括科技、包括互联网,很多都是在落后美国,在美国之后做。但像是大疆、TikTok 这样的产品,我觉得他们已经代表了中国企业可以引领一个行业。所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除了速度之外,我们在技术上面并不落后。
另外一点在整个生态上面,中国的供应链和应用生态实际上也跑得很快。比如很多美国西海岸的大厂,实际上他们在供应链的同学花了很大的力气在中国,现在全球唯一能够量产 MicroLED 的国家是中国,像一些光波导企业中国也很领先。包括 AI 的大模型本身,可能大家还有点差距,但实际上从大模型的场景应用来说,中国的企业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那当然另外一个问题是说在 AR 整机加生态这个赛道里面,什么样的策略,什么样的技术积累是对的。
我觉得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实际我们要布局未来的技术,这一点上面雷鸟创新做得好,而且做得相对比较聚焦。大厂有的时候反倒会摇摆,因为它的资源多,我会做很多技术,可能这个时候这个技术成熟了,我就做的这个也可能会拖慢的。所以雷鸟创新在核心技术上面是很坚定的,我们做到了技术领先。
另外一些方面是说我们除了技术之外,整个路线的设计,包括你是最先发 Vision Pro 还是先发 Vision?像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的选项。
实际上我们看到 Meta 也先发了 AI 眼镜。Ray-Ban Meta 的眼镜,那雷鸟创新的基本策略也是这样的,我们这种策略可以使得我们在这个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好地取得竞争优势。
我们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我们追求布局未来正确的技术和正确的产品。但在过程中,我们就把其中成熟的技术和成熟的用户需求诞生的产品先推出来发布,比如比较成熟的 BirdBath 的产品。所以大家看到雷鸟创新不单是技术领先,雷鸟创新在市场份额上面也是领先的。
我们每个阶段推出来的产品,销售的结果也是领先的,所以这样的话可以给雷鸟创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生存发展的环境,我们既布局未来,又在过程中发展。
我来聊一聊更底层的问题。当然一个底层的因素是团队,我们现在整个全球的人才流动是比较好的。雷鸟创新团队里面,比如说我们有美国人,有韩国人,所以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工作语言。我们从全球搜罗最顶级的人才,来做我们的技术、人因设计,以及一系列整机方面的研发。所以我想在技术层面,在人组织层面,中国的团队和美国的团队现在没有那么大的差别,或者说大家可能是一样的,没准结合效率的话,所以我相信雷鸟创新有个非常好的团队。
我们也给大家非常好的一些工作环境,优秀人才的团队有一些,但更底层的,我更底层这事我觉得最重要,您看 AR 整机加生态这个赛道。首先它是一次 Disruptive Innovation,我们叫颠覆式创新。它跟过去的手机,跟过去的互联网有区别,它是一次新的虚拟与现实融合的空间互联网。
所以这样新的机会往往是新的公司相对比较有机会的,新的公司能够成功至少大概一半以上。那是不是大厂在知道不知道这事重要不重要?电车所有人都知道重要?第一个做出来电车的公司肯定是传统车厂,比如宝马、奔驰这样的公司,但是电车最后还是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包括像比亚迪这样原来做车不是那么做这么多,在传统领域相对没有那么强大的公司,比较新的公司最后能成功至少占了 50% 以上的这个市场,所以创颠覆式创新就会有这样的特点,我们认为 AR 整机加生态这个赛道就是一次这样的机会。
当然还有一点您说的很有道理,这个赛道的比拼是一个综合实力的比拼,供链、硬件、软件、应用、生态、销售渠道、品牌营销都要做到比较好。所以它确实是对一个纯新的创业公司来说是有比较大的挑战的,因为纯新的创业公司比较适合做单点突破。
那我怎么设计雷鸟创新这个公司的模式?雷鸟创新背后有像 TCL 这样的比较大的公司的资源的支持,但它又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公司,独立经营、独立决策、独立融资、独立上市的公司,这样的话它的整个流程制度价值观是一个新公司、创业公司价值观,但它背后又有足够的资源支持。我们认为这一点对于整个公司的设计,对于它最后的成功也是蛮重要的。
所以从最底层的选择、架构设计到组织到技术路线的选择,到技术路线的积累,到市场份额各方面来看,包括对整个生态的布局,大家可以看到雷鸟创新合作的伙伴都是全球最顶级的公司,包括美国、中国,也包括大模型、操作系统、应用生态。
所以我想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我倒没有觉得这个雷鸟创新处在了劣势,我们审慎地看待竞争的问题,积极应对,但对未来我们内心深处有很强烈的乐观。
07 AI 眼镜是小灵通,AR 眼镜是智能机
张鹏:刚才咱们说这个 AR 的终极目标通向个人计算。其实 Ray-Ban Meta 的新一代产品在这次也发了,我还挺好奇的,就是你看起来它强化的是 AI,这带来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雷鸟创新会不会做这种 Ray-Ban Meta 这个这样类型的产品?
李宏伟:我们打造未来的产品,但同时把这个成熟的技术和成熟的用户需求这样结合的产品做出来。所以基于我们的核心策略,我们会做。我们与博士眼镜有一个合资公司,主要就是打造像 Ray-Ban Meta 一样的产品,就是那种 AI 眼镜。它的上市时间也不会很慢,很有可能比 X3 还要更早一点。
第二点,我们怎么看待这两个产品?实际上如果我们从行业发展或者从用户需求的角度上来看,我觉得这就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过程。一般都会先出现一个比较简单的产品,占据更多的这个用户量,然后它逐渐地增加功能,变得更强大。手机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先能看到像大哥大这样只能打电话的,像小灵通,然后变到比较强大的功能手机,然后变到智能手机,大概是这样一个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个企业来讲,有几种选项,一个选项是说只做未来的产品,另一个选项是只做现在的产品。只做未来的产品也不是不行,只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就有比较大的压力,整个这个包括融资的环境各方面来看,坦白来讲,现在可能只有苹果是真的憋大招的。那如果只做现在的产品,我觉得还是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嗯,就是所谓创新者窘境,如果你只做了功能手机,不一定代表你能做好智能手机,甚至它很有可能会约束你去做好智能手机。这就是雷鸟创新在取舍中考量的因素。
张鹏:我们刚才盘点了好多 AR 眼镜今天哪些技术比较 ready?哪些场景比较 ready?AI 这部分有什么可以值得期待的新的思考吗?
李宏伟:我觉得几个层面,第一个从用户的角度上来看,它其实还是有各种可以优化的地方。那比如说眼镜,我们总希望它的重量变得越轻越好。那我们这个佩戴体验希望越舒适越好,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样式。
这次 Ray-Ban Meta 也发布了新的这个眼镜的款式的,现在更多的是迭代这个 AI 的功能、再比如说它的基础体验要做得好。
如果我们看第一代的 Meta Ray-Ban Stories 和第二代的 Ray-Ban Meta,第二代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销量(百万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基础体验提升了。
基础体验什么意思?就是比如说它有麦克风,那麦克风在你说话的时候能不能实现能降噪——你戴着眼镜出去很有可能风声比较大,那眼镜是不是能不能听得清楚你的指令?一系列的这样的功能点都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甚至包括这个摄像头是横的还是竖的,都是可以做考虑的。
在这个差异化布局上,雷鸟创新是有系统性的优势的,这个优势包括供应链以及其他的层面,这里面我们有一些独家的东西是别人拿不到的。它可能会体现在体验上面,也可能会体现在价格上面。
当然这里面包括他刚才说到的 AI 的部分,国内的大模型的公司现在在 AI 场景上面包括一些开发者在 AI 场景上面做得是非常好的,所以这一点应该也会比。但是这种开发不只在包括在中国,也包括在海外,所以也比海外的企业会更有优势。
另外一点,这个眼镜本身不管从经营,就是生产、销售和用户关注来说,它还有另外一个维度是非常重要的,就所谓传统眼镜的品牌、渠道和设计,Ray-Ban Meta 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雷朋本身的这个贡献。扎克伯格也说,你如果哪怕不开启智能功能,雷朋和 Ray-Ban Meta 的这个眼镜,Ray-Ban Meta 这个眼镜也是一个很好看的眼镜。
所以您看到前一段时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宣布了雷鸟和博士眼镜成立了合资公司,这也是我们在这个行业的一些创造,在历史上是没有这样的情况的一个科技公司和传统眼镜的大厂成立这样的更深一点的合作,这也是没有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对这个事情如何成功做了很认真地思考和判断。我们认为传统眼镜的品牌渠道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也在做这样的布局。
我最后还想补充两点,第一点是 Meta Orion 做得非常好,但是我也想告诉大家说,中国企业现在也不落后,雷鸟 X3 是一个和 Meta Orion 一个方向上获得了非常重要突破的产品,在全球来看都是这样。
海外的企业也非常看好这一点,我们有很多美国公司的朋友们都说来自各个大厂的同学,问我们组团买是不是还能优惠一点呢?保证我们先拿到。
但更重要的我想要跟大家说的是,雷鸟创新也好,Meta 也好,这样一些公司做了 AR 领域里面的 Vision Pro 也好、 Vision 也好,这都代表了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属于 AR 眼镜的未来,已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