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市渝水区副区长被查,戴着眼镜的斯文败类

发布时间:2025-03-31 22:57  浏览量:14

据江西省纪委监委网站3月消息:新余市渝水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何耐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新余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何耐平,男,汉族,1977年4月出生于江西新余,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

他最早在1999年当渝工学院的老师,不过档案挂在人才交流中心,算是个“挂编”身份。2001年7月调到渝水区南英乡政府当干部,同年12月又去了罗坊镇政府。这期间还被借用到区、市两级政府办公室帮忙,算是在基层和政府机关都混过脸熟。

2003年正式进新余市政府办公室,从科员干到副主任科员,后来又当上综合科副科长、调研科科长。这期间还抽空读了个南昌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算是边工作边提升学历。到2016年升到副调研员,2019年成了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算是市里的“笔杆子”之一。

2021年8月,他调到渝水区,当上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还被提名为副区长。后来正式任命后,分管的工作包括教育体育局,还兼任局党委书记。

结果到了2025年3月,突然传出消息,说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新余市纪委监委调查了。具体犯了啥事,目前还没公布,但能惊动纪委介入,问题估计不小。这也让他原本顺风顺水的仕途戛然而止。

何耐平这半辈子算是典型的地方官员升迁路径,可惜最后没守住底线,栽了跟头。现在大伙儿就等纪委调查结果,看看到底是哪儿出的问题。

当他还是乡政府干部时,可能觉得收包烟、喝顿酒是"基层工作润滑剂";当他在市府办当"笔杆子",或许认为帮企业改份材料收个红包是"知识变现"。这些被异化的"人情往来",就像《后汉书》警示的"蚁孔",让理想信念的堤坝在不知不觉中千疮百孔。正如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揭示的:没有哪个腐败分子是一夜变质的,都是在"小节无害"的自我麻痹中步步沉沦。

当某个干部通过"挂编"等灰色操作完成身份转换,当"借调经历"成为晋升筹码,制度笼子就出现了第一道裂缝。正如广西贵港探索的智慧监督平台所揭示:反腐败既要揪"吃拿卡要"的显性腐败,更要防"程序空转"的制度漏洞。何耐平从教师转公务员的身份腾挪,恰暴露出人事制度需要更透明的阳光照射。

新时代反腐更需"庖丁解牛"般的精准。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腐败直接啃食群众获得感,正如网民痛斥"医疗腐败要人命"。这时候就不能止步于"打虎拍蝇",而要像云南推行的"风腐同查同治"机制那样,既查收受红包的作风问题,更斩断药品采购的利益链条。毕竟,揪出十个何耐平,不如建起一道让干部"不能腐"的制度防火墙。

"莫让初心败给一包烟,勿使仕途断于一餐酒。当每个干部都懂得'见理明而不妄取',当每项权力都运行在阳光之下,我们方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答好无愧于民的廉政答卷。"这既是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当代诠释,更是对"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生动注解。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