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之 “痛”: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进工厂,大厂也留不住大学生

发布时间:2024-12-12 10:55  浏览量:1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里,宁德时代、比亚迪、TCL、格力这类制造业大厂,手握前沿技术,订单接到手软,堪称行业巨擘、就业 “香饽饽”。可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 ——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宁可投身竞争白热化的互联网 “大厂” 卷生卷死,或是一头扎进新兴的小众行业摸爬滚打,也对这些制造业大厂抛出的橄榄枝视而不见。这一现象,犹如一记重锤,敲打着制造业的大门,也引发了全社会的深度思考。

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工厂工作 “槽点” 多

走进工厂车间,映入眼帘的往往是一成不变的流水线,工人们日复一日、机械重复着相同动作,拧螺丝、贴标签、组装零部件…… 毫无新意可言。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嘈杂程度远超常人忍受范围;刺眼的灯光、弥漫的粉尘油污,时刻侵蚀着工作环境。这般环境,与大学生脑海中窗明几净、充满创意的写字楼办公场景,形成了天壤之别。

就拿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小A来说,初入那家颇具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工厂时,他怀揣着对制造业的一腔热忱,满心憧憬自己能参与到核心技术研发当中,成为推动行业革新的骨干力量,胸膛里那颗年轻炽热的心都快蹦出来了。可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初进车间,刺鼻的机油味和嘈杂的冲压声让他瞬间懵了,脑袋 “嗡” 地一下,之前的美好幻想碎了一地。每天长达 10 小时的重复性劳作,更是让他身心俱疲。“本以为能参与核心技术研发,实际却成了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拧螺丝、检查零件,机械又枯燥,完全看不到头。” 小李满脸无奈,眼神里透着失落与迷茫,干了不到三个月,他便毅然辞职。

不仅工作内容枯燥,时间上的禁锢也让大学生们望而却步。工厂严格遵循朝八晚六甚至倒班制,请假、调休程序繁琐,遇上生产旺季,连轴加班更是常态。反观互联网企业或外企,虽说加班也不少见,但好歹偶尔还能居家办公、灵活调配时间,工作生活尚有一丝平衡可言。

二、薪资 “硬伤”:劳有所得,却未达预期

薪资,永远是求职者绕不开的关键考量因素。虽说宁德时代、比亚迪这类头部制造业企业给出的薪酬在同行业中已算佼佼者,但跟互联网、金融领域动辄年薪数十万的岗位一比,就显得有些 “囊中羞涩” 了。

一名普通本科毕业生进互联网大厂做运营,起步月薪轻松过万;可要是进工厂做技术员,月薪大概率在五六千徘徊,除去房租、生活开销,所剩无几。况且,工厂薪资涨幅缓慢,晋升加薪的 “天花板” 清晰可见,这让身负高额助学贷款、怀揣生活憧憬的大学生们,如何能心甘情愿留下?

会计学专业的小王,毕业时手握多张证书,本可进入制造业企业做财务专员。站在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她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是安稳但薪资平平的制造业财务岗,月薪 5500 元,一年调薪一次,幅度也就几百块;另一方面是充满挑战、高薪诱人的互联网电商公司。她掰着手指头,反复盘算生活成本、职业发展,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未来不同的生活画面,越想越觉得不能将就。“制造业工厂财务岗,月薪 5500 元,一年调薪一次,幅度也就几百块;电商公司直接开 8000 元底薪,还有项目提成,算下来年收入差了好几万,傻子才不去呢。” 小王眼神坚定,嘴角微微上扬,直言不讳地做出了决定。

三、职业发展 “断头路”:一眼望得到头的未来

工厂晋升机制堪称严苛,从一线工人攀爬至车间主管,中间隔着学历、资历、人际关系等重重 “关卡”。一个基层岗位,往往要苦熬数年才有晋升机会,还得看领导是否赏识、名额是否空缺。对比之下,互联网行业 “能者上位” 风气更盛,年轻人才凭借过硬技术、新颖创意,短短几年就能独当一面,出任项目负责人。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满腔抱负,谁不想在职场乘风破浪、快速实现自我价值?工厂缓慢且单一的晋升路径,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野心。

计算机专业的小张,实习时进了一家传统电子制造工厂的 IT 部门。刚进去的时候,他摩拳擦掌,满心想着大展拳脚,利用所学优化工厂生产系统,成为厂里的技术革新先锋,那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劲儿都快溢出来了。结果每天的任务就是维护老旧设备、处理简单网络故障,新技术根本用不上。谈及晋升,领导含糊其辞,只说要慢慢熬资历。小张心里顿时像被一块大石头堵住了,呼吸都有些不畅,委屈、不甘一股脑涌上心头。“在这儿就是浪费青春,同期进互联网公司的同学,都带项目、管团队了,我还在原地踏步。” 小张没等转正,便另谋高就。

四、社会观念 “枷锁”:体面与偏见

当今社会,“白领情结” 根深蒂固,坐办公室、敲电脑被视作体面工作,工厂工人则沦为 “体力劳动者” 代名词,社会地位似乎矮人一头。亲戚朋友聚会时,谈及在工厂上班,旁人投来的目光往往夹杂着惋惜与不解;而说起在写字楼当白领,赞许、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无形的偏见裹挟着大学生,使其在职业选择时,下意识避开工厂,只为追求那份所谓的 “体面”。

学国贸的小赵,父母明确表态:“咱家供你读大学,可不是让你去工厂拧螺丝的,丢不起这人。” 小赵听了这话,心里既无奈又有些气愤,感觉自己像是被父母的观念牢牢束缚住了,在家庭观念影响下,小赵求职时直接过滤掉所有制造业岗位,一门心思往外贸公司钻。

五、教育与产业 “错位”:学无所用的尴尬

当下,高校教育与制造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仿佛两条并行却难以交汇的轨道,衍生出诸多棘手难题,尤其凸显在工科专业教学与高层次人才的运用上。

不少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末倒置,过度聚焦理论知识的灌输,实践环节却被大幅压缩、流于形式。学生们整日埋头苦读专业书籍,做实验像 “走过场”,实操经验近乎空白,动手能力堪忧。这一问题在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群体中更为突出,本应凭借深厚学识大展拳脚,现实却不尽人意。

制造业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日常业务以成熟工艺的批量生产、基础设备运维为主,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并不旺盛。即便招聘了硕士、博士,企业给出的薪酬也缺乏竞争力,微薄的薪水匹配不上多年的苦读与学术积累。更有甚者,部分企业打着 “吸纳高端人才” 的幌子装点门面,拉高学历占比,实则没有契合的岗位,致使高学历人才空有一身本领,无用武之地,用人部门也陷入两难:薪资给不到位留不住人,岗位安排不合理又无法发挥人才优势。

毕业生满怀憧憬踏入工厂,本以为能学以致用,却被复杂设备、精细生产工艺打得措手不及,一切从零开始摸索。企业看着满腔抱负却缺乏实操技能的新人连连叹气,毕业生面对专业不对口、薪资不理想的现状满心委屈。长此以往,高校与企业之间双向奔赴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陷入僵局,亟待破局重塑。

这一系列现象背后,折射出当下社会诸多深层次问题。

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根基、创新主体,遭遇人才荒,转型升级之路愈发艰难;职业教育长期被 “边缘化”,培养不出适配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劳动价值分配失衡,工厂从业者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打击劳动积极性。

制造业面临适配的大学生人才短缺问题,改变迫在眉睫。 制造业企业要革新管理模式,优化工作环境、拓宽晋升渠道、提升薪资待遇;高校应让教学对接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社会要摒弃职业偏见,尊重劳动价值。

要知道,制造业可不只是冷冰冰的机器、流水线,它背后连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关乎国家经济能不能稳稳当当往前走。只有企业、高校、社会齐心协力,给足诚意,大学生们才愿意投身制造业,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年轻人带着新技术、新思路扎根工厂一线,产业才能枝繁叶茂、焕发生机,经济的根基也才能打得牢牢的。

说到底,制造业兴了,咱们打工人的钱包才能鼓;人才聚齐了,产业才有底气一路狂飙,咱们普通人的日子也才有盼头啊!

个人再优秀,没有行业或平台的托举赋能,也很难崭露头角、大放异彩。毕竟个体的力量犹如沧海一粟,脱离了契合自身发展的行业大势,缺失优质平台给予的资源、人脉与曝光机会,纵有百般武艺,施展起来也处处受限,只能淹没在茫茫人海,难以收获与之匹配的成就。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