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健次:希望大家听到我名字时,想到的是口碑
发布时间:2024-12-22 08:08 浏览量:10
18点整,约定的采访时间到了。檀健次的同事敲门而入,抱歉地询问能否晚一点开始,“檀老师想看一下播出情况”。
10分钟后,一身黑色的檀健次从门外走来。少了直播时的夹克外套和金丝边眼镜,他显得更加松弛。得知我提前看过片,他迫不及待地透露:“第一集出场的镜头,就是我进组拍的第一个镜头,最忐忑的时候。”
《猎罪图鉴》(下文简称《猎1》)取得的成功,为檀健次打开了职业生涯的新局面,也拉高了大家对第二季的期待值。
“第二季和第一季隔了三年,(这期间)我接触了这么多人和事,还有角色,再回到这个角色首先你不能脱离嘛,你不能跟第一季不一样。所以再回来找这个人物的时候,其实是比较紧张的。”他这样说道。
(图/《猎罪图鉴2》)
拍第一场戏时,檀健次不停地查看监视器回放,问在场的人自己“脱离了吗”。包括导演在内的主创们告诉他没有,他才“稍微放心一点”,可仍觉得“自己状态还没有完全恢复”。
他当时以为,恢复状态要花很长时间,孰料一两天后就找到了感觉,“那个过程没法形容,一下就找到了”。
拧成一股绳
拿到《猎2》的剧本时,檀健次重点关注每个案件的前因后果。至于沈翊这个人物,“其实是我跟导演、编剧、制片人,包括佳哥(金世佳),我们一起去把人物的内心挖得更透,包括人物关系等等”。
(图/《猎罪图鉴2》)
假如角色有色彩,那檀健次眼中的沈翊是加了几分红与黑的棕色,“因为棕色比较有安全感,比较踏实。红色可能更多的一部分是沈翊赤诚的、勇敢的那一面,黑色可能是沈翊比较神秘的、他藏起来的那一面”。
进入《猎2》,沈翊的色彩本质上没变,“还是一个表面上很温暖、很体贴,但是骨子里很疯的人”,不过他身上的看点发生了变化,“这一季沈翊走向了一个新的探索,他开始想去预防犯罪,想去‘画见人心’,想知道为什么他们会犯罪”。
在檀健次看来,第二季涉及的犯罪心理不仅话题本身“很值得探讨”,也让沈翊在技术和心理上,“往前迈出了既不可思议又危险的一步”。
实际上,沈翊这层变化在《猎1》里已见端倪,给檀健次留下了一个深度创作的“把手”。在《猎2》里,这个把手既给了檀健次表演的着力点,也仿佛一个“信号”,提醒他沈翊将以身入局,进入每个罪犯内心的深渊。
“所以他就会变得不像沈翊了,那对于我来说,演起来一定是有挑战和困难的。”要克服这些困难,除了琢磨别无他法,他只能不停地跟沈翊对话,跟每个罪犯甚至饰演他们的演员对话,“去深入了解他们,去感受——感受大于一切”。
自己琢磨戏时,檀健次基本上都是独自待在房间里,想到什么就拿笔记下来,或者自己试着演一下角色的反应。到了片场,他会跟其他主创讨论戏和角色。
“大家从第一季演过来,又看过第一季,我觉得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这个角色,你就免去了给这个角色和这个故事做功课的时间,大家瞬间就能打成一片,可以给这个角色提供更好的建议。”檀健次说。
(图/《猎罪图鉴2》)
结束一天的工作,他们有时候会“攒一个饭局”,边吃饭边聊人物塑造和后面的剧情,“基本上生活中也离不开创作这些角色的点点滴滴”。
檀健次觉得,这种集体创作的感觉特别好,“我喜欢在这样的剧组里工作。那种在剧组里大家安安静静的,就可能会少了二度创作的那些有意思的碰撞”。
在他的印象里,《猎2》的每场戏几乎都经过了仔细的讨论。“那时候我们经常说,大家得拧成一股绳。只有当你拧成一股绳的时候,这个戏才会叠起来,才会叠得好看。所以我觉得这个戏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
演戏时,檀健次心里一直有一个起到警醒作用的声音。它有时是一种评判,“有可能代表一部分观众”,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避免他陷入自我混沌,“你首先自己要入戏,之后再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表演、自己的创作”。
把自己雕琢成一个更好的人
在沈翊身上,我们看到了角色本身的变化,也看到了檀健次这三年来作为演员的成长,比如为了刻画沈翊“藏起来的那一面”,他设计了一些“想象空间”,去体现角色与生俱来的感知力和直觉,让观众更能体会到他的心理活动。
“比如说小蛋壳那场戏,沈翊就需要设身处地地进入到当下的环境中,让自己真正‘走进’小蛋壳的世界和小蛋壳的童年里,但这些其实都是在他脑子里形成的。”
(图/《猎罪图鉴2》)
这个案件让檀健次思考:偶像给予粉丝的可能更多是精神上的支持和引导,以及生活的乐趣和动力;粉丝的支持让偶像更有前进的动力,并使其职业更具责任和意义——两者之间“应该是正向的能量传递”。
借此,檀健次希望呼吁大家理智追星,“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是让你去为了任何人而活。包括网络上的一些声音等等,我觉得都值得我们去反复地思考”。
反观自己,檀健次的想法一如既往:“因为有了更多粉丝的支持,我突然觉得我的工作好像已经不仅仅是个文艺工作者那么简单。我有这个责任把我最好的一面,还有我觉得非常好的价值观带给大家,让大家能够在生活中更有能量。”
会更有压力吗?檀健次回答:“压力肯定是有的,你很难随心所欲了,你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但是我觉得,既然这个使命已经落在肩上了,那你就要去完成。不能说自己做得特别好,但是要做到自己的最好。”
(图/受访者供图)
入行十余年,檀健次对这份职业的理解,也随着阅历的丰富与处境的变化而变化。
“前期我可能更多的是觉得我要踏踏实实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对得起这份工作和获得的回报。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我,支持我,我可能就不仅是需要完成这个工作那么简单。”
檀健次接着说:“可能要从你本人开始,你也要塑造你自己,把自己雕琢成一个更好的人,你才能对得起大家对你的支持和喜爱,不然就可能会起到一些不好的带头作用。”
从最基本、最日常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开始,檀健次进行着自我的雕琢。他的生活自然会因此改变,但他觉得自己习惯了,“因为现在可能我大部分时间被工作充斥,所以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去做别的事情”。
另一方面,粉丝变多,知名度上升,让檀健次在工作中也有了更多选择,“以前可能很多角色包括剧本,应该不会递到我这儿,甚至说去争取可能也争取不到,那现在可能机会会多一些”。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选择变多,偶尔也会带来“甜蜜的烦恼”:剧本看不过来,或必须在几个项目之间做选择。
“那就到了天秤座最困难的时候,”檀健次微微一笑,“就要去权衡,这个可能就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决定的,需要大家一起开会讨论。”
檀健次更看重角色跟自己是否适配,也就是他相不相信自己是这个角色,以及有没有挑战性,再有就是故事有没有吸引力、班底好不好。做前期判断时,他还会站在观众视角看一下,或者让身边的人帮忙把把关。
“除非真的遇到这样的角色,就非他不行,一看到就走不动道了,那我可能也会任性。”檀健次补充道。
我觉得把戏演好 这件事情是非常神圣的
《猎2》开播前两天,檀健次刚结束今年的个人巡回演唱会,“衔接得非常好,卡得像我精心安排的一样”。
可是,剧集哪天播出,他怎么能安排?他能安排的,不过是自己的工作时间,“比如说我前段时间专心在做演唱会,那个时候就非常地投入,我也不看剧本了,也不怎么接戏了,我就专心琢磨自己的舞蹈,还有演唱会上的一些策划、编排”。
过去,檀健次出一首歌大多需要半年,有的甚至一年。舞蹈也都需要大量训练,“每个动作抠得非常细,要变成肌肉记忆,你才能上台”。这次开个人巡演,他惊异地发现,“现在好多东西一两天甚至半天就可以产出,非常快”。
(图/受访者供图)
面对这种快节奏,他坦言自己有点跟不上。他有在慢慢适应,却始终不想拍戏和演唱会同时进行,即便他如果努力,没准也能做到。
眼下,演戏是檀健次的事业重心,但他不会刻意分配演员和歌手工作的比重,因为两者“都是产出作品的过程,是相互沟通、相互加成的”。
于他而言,演戏和唱歌都是表演,且都能让人“感受到能量”。不同的是,前者有时需要压低自己的锋芒,能量更多来自演员和角色的“化学反应”;后者则需要你时刻是大家的焦点,能量迸发在舞台上,“可能是表演者在那一刻感到愉悦,感到有成就的快感”。
檀健次曾说,拿第一之前,他一点都不喜欢跳舞。可是,在做演员的漫长的所谓“无名期”里,他从未不喜欢表演。
可能因为自己开局特别好,“开头的时候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他们给我树立了很多榜样,打开了我对表演的认知,我就觉得把戏演好这件事情是非常神圣的”。因此,在这条路上他“从来不着急”,也从未想过放弃。
“我可能更在乎口碑。我比较享受的是大家觉得我演得好,大家觉得这个角色、这个演员不错,这个是我的嗨点。红这个事情我当然不排斥,但是不红的话又能怎么样?我也有戏拍,我可以通过我自己的本事养活我自己,这也够了。”
艺人在粉丝那里的口碑,有一小部分来自他们的“滤镜”,檀健次觉得这没什么,因为自己从没立过任何人设。不过,演员的确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独特魅力,“你需要跟角色去碰撞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一个存在”,这是他正在发掘的东西。
过去,檀健次好胜心比较强。这两年,他的心态放得更平了,也少了很多得失心。虽然偶尔还是会焦虑,比如每场演唱会前,他都害怕自己表现得不够好,于是不停排练,“但是尽量不让它困扰我”。
(图/受访者供图)
在有限的生活时间里,檀健次很少焦虑。没工作的时候他就待在家里,享受两只宠物狗的陪伴,“没事儿就打打闹闹,逗它们”。
现阶段,檀健次希望大家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想到的是口碑,“觉得这部戏可以看一下,这个舞台可以看一下,这场演唱会可以看一下,那么这对我来讲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信任、肯定”。
编辑 宋爽
校对 遇见
运营 Hallucinog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