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看不起印度,哪怕不戴有色眼镜,他们也不是中国的对手了
发布时间:2025-03-26 17:01 浏览量:13
众所周知,我这人也没啥别的爱好,就喜欢有事儿没事儿diss印度人,所以有人说了:啊,白杨你是不是太极端了,带入情绪太多了。
既然这样那我们今天不带任何情绪,就单纯从数据角度,看看印度的情况到底如何。
202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印度誉为“全球增长引擎”,然而这个增长引擎在过去60年里,人均GDP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仅提升1个百分点,与“全球增长最快经济体”的称号形成强烈反差。
印度政府公布的6.5%年增长率,然而在这背后是日均2美元的最低工资标准,超半数非人口无法得到社会保障。
与此同时,印度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0%、基尼系数突破0.63,顺带一提中国是0.47已经算很高的了,但考虑到中国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传统,也不是不能理解。1%富人掌握40%财富,底层50%人口仅占6%财富,经济增长未转化为普惠性福利。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当前印度的经济支柱是金融、贸易等服务业,这些产业贡献了超60%的GDP增长,但仅吸纳2%劳动力。1.4亿新增就业人口中75%从事日薪制零工,日均收入不足2美元,形成"高端服务业创造GDP,低端零工承载就业"的畸形结构。
当然,印度的经济也不完全是缺点,IT行业就很不错。目前印度的IT服务出口额达1900亿美元占全球外包市场55),但2024年工业用电量仅相当于广东省的1/3。班加罗尔软件工程师平均年薪1.2万美元,而全国制造业工人年均收入仅2400美元,数字产业未形成普惠性财富效应。
之所以印度没有办法把经济发展,转化成全国财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人口结构有严重问题。
14.4亿人口中劳动力达5.9亿,但成人识字率74%,仅13%劳动力接受过技能培训。富士康印度工人培训半年后仍有30%无法达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中国1/5。40%劳动力滞留于人均产值1500美元的农业领域,IT服务业仅吸纳200万人就业。女性劳动参与率不足25%。当然,这还得提到印度大名鼎鼎的种姓制度,他们直接把这个制度搬进了工厂管理,导致工厂管理效率比中国低40%。
之所以最近几年印度能在顶着那么多问题的情况下,还发展得那么快,主要是因为莫迪一直在努力吸引外资。但是莫迪只能刷一次脸,当进了印度的外资吃亏后他们就会纷纷离去。所以现在印度经济的高峰已经是最后的辉煌了。
目前印度直接投资占新兴市场国家比重从2020年18%暴跌至2024年8%以下,制造业外资占比从2014年38%降至2024年22%。外资撤离速度较2019年加快300%。
而且随着印度外资的撤离,印度政府肯定会加大对剩下的企业盘剥的力度,他们自己也清楚这是最后一波机会了,现在不盘剥以后就没机会继续盘剥了。这直接导致外资逃离速度进一步加快。
当外资全跑了,印度经济原形毕露之后,他们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严重的债务问题了。莫迪为了让印度经济发展借了一大堆政府债务。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84%。利息支出吞噬20%财政预算。为维持基建投资,2024年发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7%,远超制造业平均回报率,埋下债务危机引信。
如果印度能一直维持经济发展,那么这不是问题,但是随着大量外资撤离,印度经济现在已经没有可能继续增长了。所以未来这枚债务炸弹是一定会爆炸的。
所以真不是我看不起印度人啊,是他们的行为真的让人看不起。相信我,要不了几年印度自己就得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