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茜:蛇年说蛇
发布时间:2025-03-26 22:20 浏览量:13
蛇年说蛇
乔茜
“银蛇狂舞迎春到,瑞气盈门接福来。”蛇,这个在十二生肖中颇具争议而神秘的属相,始终游走在神性与魔性、毁灭与重生的两极。据说,2025年是百年难遇的青蛇逢双春年,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发,时来运转,大吉大利的一年。为此,更引起人们对这个独特生肖充满好奇与遐想。
蛇,在许多文化和传说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娘娘便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她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始祖。而在《白蛇传》的传说里,白素贞和小青这两条美丽又善良的蛇精,为了追求爱情,与老法海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她们的故事传颂千古,让人们对蛇的印象不再仅仅是恐惧和敬畏,更多了一份温情和感动。
从生物学角度看,蛇是一种极其独特的动物。它们的身体柔软而灵活,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穿梭自如。蛇没有四肢,却能以独特的爬行方式快速移动,这便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神奇的能力。当然,另一版本则来自《创世记》故事。蛇引诱夏娃偷食伊甸园禁果,而触犯天规,被上帝诅咒“用肚子行走,终生吃土。”蛇的种类繁多,有的色彩斑斓,有的朴实无华。无论是剧毒的眼镜蛇,还是温顺的蟒蛇,每一种蛇都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和生态价值。
蛇的习性也十分有趣。它们大多数是冷血动物,需要依靠外界环境来调节体温。在寒冷冬季,蛇会进入冬眠状态,以保存能量。而在温暖季节,它们则活跃起来,寻找食物和繁殖后代。蛇的捕食方式也独具特色,有的蛇通过毒液迅速制服猎物,有的则依靠强大的力量将猎物紧紧缠住,使其窒息而亡。
在人类生活中,蛇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蛇常常被视为智慧和神秘的象征。在一些宗教和哲学中,蛇代表着生命的轮回和重生。摩西铸造铜蛇悬挂杆上,被咬的以色列人仰望即可存活。此处蛇已从诅咒之物转化为治愈象征;耶稣在《约翰福音》中以此自喻受难救赎,揭示了蛇意象的辩证性。同时,蛇也象征着变化和转化,因为它们会蜕皮,每次蜕皮都像是一次新生。如此,使我们在生态视野下得以重构认知,比如1条黑眉锦蛇年均消灭200只鼠类,避免粮损约1吨。而且蛇类皮肤渗透性使其对农药、重金属污染异常敏感。它们在医学革命中的毒液密码无庸置疑。巴西矛头蝮毒液中的降压成分,每年拯救数百万高血压患者。眼镜蛇神经毒素在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中,展现其较强的蛋白抑制潜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蛇却常常被人们误解和恐惧。由于部分蛇类具有毒性,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导致人们对蛇产生了过度的警惕和排斥。但实际上,大多数蛇类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要我们不去侵犯它们的领地,它们与人类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英国诗人D.H.劳伦斯在其诗歌《蛇》中,就构建了他与一条蛇相遇仪式。诗人通过与蛇在西西里灼热的一个正午,自家水塘的偶遇,而满怀感情地叙述了蛇的汲水过程。当诗人向蛇投掷木棍实施暴力,蛇并没有逆袭,而是尾巴急抖起来,“像闪电般抽搐、瞬间就消失在那黑色的洞中......”诗人却立刻后悔并为有那样的举动,而深深忏悔。但他意识到这不是个体的过失,而是整个人类物种“心地窄小”的原罪。或许是在提醒人类在文明废墟中重建与大地母亲的脐带联系吧。我国诗人冯至的《蛇》则用他幻美的诗语,把蛇视为寂寞的单相思,衔来绯红的花朵,梦寐的爱情......一改人们心目中蛇的原形,使它轻灵忧伤,至情至性。
值此蛇年,我们不妨重新审视蛇这种生物的多元象征,摒弃偏见,尊重自然,欣赏它们的美丽与独特。让我们以蛇的智慧和坚韧为榜样,在新的一年里,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像蛇那样在生活的道路上蜿蜒前行,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让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在这个充满生机、活力和祥瑞的年份里,不负大好时光和青春韶华,蓬勃向上。
作者简介
乔茜,皖西人。安徽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民族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海南日报》《散文选刊》等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