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眼镜吃过的这些亏,我决定不再复刻在孩子身上!
发布时间:2024-08-09 19:10 浏览量:24
在门诊接触过的那么多家长,A先生是小管家见过的相当细致和谨慎的爸爸,他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今年已经6岁,对于她们的眼睛,A先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注,对他自己的眼睛,他也是保持着一年一查的频率。
我们很好奇为什么他能坚持这么做,在一次闲聊中,他无意中袒露了关于眼睛的一段“坎坷”故事。以下是他的自述,希望给所有担心孩子近视的家长一些启发。
作为家里唯一的一位近视人士,早在前些年因为不堪800多度近视的困扰,毅然选择了屈光手术,虽然如今已重新找回良好的视力,但我深知,高度近视对眼睛带来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
这让我不得不每年都查一次眼底,因为你不晓得意外会什么时候来临,或许不知不觉视网膜就脱离了,可能来自一次运动,也可能什么都不做,眼底就“瓦特”了。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我必须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风险——没有了视力,就意味着生存危机。
长达十几二十年的高度近视史,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视力不良的烦恼,同时我也开始复盘,是什么造成了我这么高度数的近视。然后我发现,每一步原来都有迹可循,有几个坑是我结结实实踩过的,而我绝不会再复刻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1.父母观念的落后
我的50后父母一直都拥有高清视力,他们没法理解为啥我就近视了,甚至有点不相信,觉得我是在开玩笑,直到我认真地说,如果再看不清楚,我在学校根本就无法学习,他们才重视起来,把我带到眼镜店去。
但他们依然是顾虑的,觉得戴镜会让度数越来越深,眼睛还会变形,一辈子也摘不了,尽管这些跟戴眼镜根本就没半毛钱关系。配眼镜时,我又踩了一个大坑。��
2.首次配镜不散瞳
因为第一次配镜是在眼镜店进行,只有店员匆匆给我打了电脑验光的度数,给我插了个片,问我能不能看到1.0,我说:“哇,超亮超清楚”,就直接制镜了就直接制镜了!
我记得当时打出来的度数是500度,后来我才知道那度数根本不准,当时我才上小学六年级,未满14岁,第一次配镜应该做散瞳验光,可能散瞳后,我的度数并没有那么高,可惜时光不能倒流,当时真实的眼睛度数是怎样的,再也无从得知。
在配了眼镜后,适应了好一段时间,才习惯了戴镜学习和生活。对眼镜的“又爱又恨”,让我又犯了一个错——
3.戴镜后不复查
当时的学习压力大,父母工作忙,加上不喜欢戴眼镜,我都是秉承着“眼镜没坏就一直戴”的原则,更别提定期去医院复查了。
总是等一两年才换一副眼镜,每次换 就发现又增长了一两百度。
其实眼镜是有使用期限的,长期戴同一副眼镜可能会出现镜架变形、镜片透光率降低等,而且儿童青少年用眼强度大,近视度数可能会不断增长,因此更需要定期视力检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眼镜,更不能配了眼镜就放任不管了。
当我成年后,很不幸,又踩了最后一个坑。
4.过分依赖网上配镜
上了大学后,因为懒,加上网购的兴起,贪图一时便宜,有一段时间很热衷于网上配镜,也出现过看得不清晰、不舒服的情况。后面竟然发现短短一年近视度数又悄咪咪涨了100度。
增加的度数也无法逆转,只能接受自己已经是高度近视的事实。痛定思痛,决定好好养护眼睛,参加工作后到正规医疗机构视光门诊量眼定制,给自己换了一副舒适的眼镜,又过了好几年,度数稳定后,在金眼科门诊做了屈光手术,彻底告别眼镜。
现在仍然记得医生的叮嘱,摘镜改变不了你是一个高度近视的事实,为了眼底的健康,一年一次的眼底检查是必要的。
我的两个女儿也从三岁起,就在金眼科建档,定期复查,虽然近视有一定的遗传性,作为她们的老爸,只希望她们近视能慢一点,再慢一点,她们能坚持到14岁再近视,甚至不近视,那就是我们一家人“抗近”的胜利啦。
以前因为观念落后、“防近”意识薄弱踩过的坑,再也不会复刻到孩子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