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厅级干部被查,比利时留学海归,一脸坏相,戴着眼镜的败类

发布时间:2025-04-13 11:01  浏览量:16

山东省反贪来报道!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据山东省纪委监委二月消息: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栾兴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苍蝇老虎”一起拍,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这位“主角”

栾兴刚,这位山东滨州的官员最近可是摊上大事儿了。根据官方消息,他在2025年2月被山东省纪委监委调查了,说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现在还在审查中。这事儿一出,滨州市委连夜开会表态,坚决支持省里的决定,市里其他领导班子也纷纷跟进,可见影响不小。

栾兴刚是山东齐河人,1970年出生,今年55岁。他读书那会儿挺厉害的,1988年到1992年在山东大学化学系读本科,毕业后进了滨州地区科技信息研究所,一干就是五年。后来觉得学历不够,1997年又去省委党校读了个党政干部研究生班,两年后毕业直接升了研究所的办公室主任,算是从技术岗转到了管理岗。

不过这人路子挺野的。2000年,他被派到滨化集团当总经理助理,虽然是挂职(也就是临时调过去帮忙),但这一步让他接触到了企业,估计积累了不少人脉。一年后,他直接跑去比利时留学,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拿了个理学硕士,这学历在当时应该挺吃香的。

回国后,他的仕途就跟开了挂似的。2002年底开始当博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管了五年干部人事。2007年调到无棣县当常务副县长,算是进了县领导核心圈。2010年又去了阳信县,从副书记、县长一路干到县委书记,整整六年时间把持着阳信的实权。到了2022年,他升任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还兼任市总工会主席,成了副厅级干部。

不过爬得高摔得也狠。今年2月26日,省纪委监委突然通报他和青岛的刘赞松一起被查,直接捅破了天。虽然具体犯了啥事还没公布,有意思的是,他落马前两个月还在公开报道里露面,结果转眼就成了反面典型,这反差够大的。

栾兴刚的履历就是典型的“学霸型官员”——名校出身、海外镀金,从基层一步步爬到市领导岗位,最后却栽在贪腐上。这也给其他干部提了个醒:官当得再大,手伸得太长照样没好果子吃。现在大伙儿就等着看调查结果,看他到底干了哪些见不得光的事儿吧!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史记》里那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放在今天得改成"智者千算,难逃一查"。栾兴刚的履历就像块镀金手表,山大化学系的高材生,布鲁塞尔的海归硕士,从实验室到县太爷的逆袭,这本该是个寒窗苦读的励志故事。可当他把化学方程式换成权力寻租的方程式,把试管里的试剂换成权钱交易的试剂时,知识反而成了犯罪的帮凶。

栾兴刚的教训恰在于:当技术官僚沉醉于权力寻租的游戏,把公共管理当作化学实验般随意调配资源时,其结局注定比实验室事故更惨烈。正如他那篇永远无法发表的"政治实验报告"所证明的——在反腐的强酸试剂面前,任何侥幸心理都会像镁条遇浓硫酸般剧烈燃烧。

官场不是化学实验室,权力实验一旦失控,再亮眼的学历金身也会在反腐的强酸中现出原形。须知"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守住底线比登上高位更重要。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