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 开眼镜店的同学少年
发布时间:2025-05-03 08:18 浏览量:36
上学时候我跟岩哥没说过话,我内向,他老实。那时男生们耍宝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式就是给岩哥“过年”。一群人突然窜上来用衣服给岩哥蒙住头,七手八脚捶一顿。这其中的笑点不是那群男生,而是岩哥被突然搓磨一顿后笑得那么开心。那时候但凡聚餐,不管谁请客岩哥都抢着买单,谁有困难他也会第一个出现。退休后一人自驾游全国的东北秀娘,在环行国道228时途经宁波,想看看毕业后三十年没见的岩哥。
岩哥和嫂子说来宾馆接我出去吃饭,结果收拾收拾就给我连窝端走。岩哥说这离我们远,你嫂子在跟前给你订好了酒店。这一路拜访了很多异乡打拼的儿时伙伴,每当听到他们乡音已改总会感到莫名的刺痛,于是岩哥的口音一点没变倒让我觉得有点稀奇,也多了一些亲切。
当儿时伙伴半生未见,重逢时总会有种错觉。仿佛这中间从未经过三十年,当年的情景从未走远。临近下课时一边握紧桌膛里的饭缸,一边读秒,然后定时爆炸,摧毁食堂。我们还是那群天真烂漫的少年,眼前的一幕不过是学校开展的一场角色扮演。我演的是天涯游客,岩哥演的则是眼镜店老板。
岩哥给我验光时,我总想笑,那个憨憨的少年咋挑个反差这么大的角色。一番操作之后岩哥就发现了不寻常,他说我立体视觉缺失和融像功能异常,他断定我开车、运动都有困难。当然他也隐隐察觉到这双眼睛历尽沧桑,但他看看我没问,我也笑笑没说。然后他坚定地说:“我做副眼镜送你!”
在几十年前的黑龙江小县城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商场和书店门口出现了浙江人的眼镜摊儿。所谓摊儿就是一个可以开合的扁箱子,摊开支在墙边就是摊,合上背起来就走。印象里他们比本地人更扛冻,没有棉袄棉裤手闷子,却可以在零下三十度顶风冒雪。后来才明白,他们是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在极寒之地开辟一片新天地。才明白父亲为什么在很拮据的情况下坚定的跟那浙江男孩买了一副眼镜给我。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浙江和浙江人。
岩哥一个黑龙江人,在几十年前就开始走南闯北的浙江做眼镜,这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夫妻俩也在笑着跟我细数这些年的创业经历。吃饭时特意找了家东北餐馆,作为东北菜代表的锅包肉却怎样都吃不出东北的痕迹,他们却说这已经是最贴近东北的口味。突然间就共情了背井离乡在他们生命中的深刻印记,领悟了节日返程高峰中,回家对远方游子的重要意义。
第二天因为两名员工同时请假出去玩,夫妻俩忙得一天到晚马不停蹄。晚上九点多当天最后一副眼镜才交到顾客手里,我不禁替他们长舒一口气。但只是不经意间一眼,岩哥就发现那眼镜有划痕,尽管顾客和我反复端详都没发现问题,岩哥却坚定的拿回来进行处理。是啊,一个异乡人,若不是坚持信誉和品质,仅凭东北人的闯劲和肯干,又怎么能在万花齐放的浙江支几这几百平米。
临近五一店里要搞活动,夫妻俩更加忙碌,可仍然坚持我次日的岱山行程他们陪我去。我一听赶紧拒绝,并且我自己也不去岱山了,赶紧离开浙江。我实在不忍心再给他们添一丁点麻烦,而我已行至慈溪时岩哥近乎有些难过地说,他还准备了水果却没赶上送给起早逃跑的我。
那少年终究不再是少年,但骨子里的东西却始终没变。善良和朴实这种品格与生俱来,没有就是没有,不会后天养成。而有就是有,不管经历什么也不会改变。所谓吃亏是福,也并不一定会直接把亏变成福,而是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比如给岩哥一个好媳妇,身体康健的父母。我相信岩哥的余生也一定会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