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进化的VR大空间,终极形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11-27 18:16 浏览量:5
买一台VR眼镜,也许会犹豫很久;
玩一次VR眼镜,接受度会高很多!
近年VR眼镜销量的不景气,和如今VR大空间的爆火,形成巨大反差的原因之一正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差别导致的。
当然,这仅仅是不大不小的原因之一,VR大空间的成功,更大的原因是:VR用对了地方!
大空间扬长避短
首先需要明白一个问题,消费者并非不愿意使用VR,而是不愿意购买。
原因有很多,比如技术上的硬伤,从菲涅尔到Pancake方案,从图像畸变到刷新率、分辨率低,都无法达到优秀或者舒适的长时佩戴体验。
另外,价格和体验不平衡。动辄数千的价格并不便宜,但带来体验却差强人意,同样的几千块钱能够买台不错的手机,产品成熟体验多样,相比之下VR的性价比着实有点低。
还有VR内容生态的不成熟,都让消费者对VR爱不起来。
好在这些问题,在VR大空间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首先第一点改善,是VR大空间用户没有了购买VR眼镜的压力,也不会更多在意VR眼镜的众多缺陷,同时还能获得比VR眼镜更好的体验。
无论是一体机方案,或者背包方案,大空间项目都能够使用主流的旗舰机型,还附加丰富的配件,比如耳麦、更精准的定位装置、更丰富的辅助道具等等。
VR大空间的内容更是经过更高成本的制作,无论是3D建模、互动设计,还是分辨率清晰度、玩法,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另外,采用LBE技术开发的体验模式,还能够从基于位置的移动来增强体验,同时增加线下社交属性。
同样是VR,大空间项目拥有多模态的感官体验,更优质的内容,更高的性价比,软硬件方面均有提升。
所以说,VR大空间的爆火,是VR用对了地方,做到了扬长避短。
而这,也仅仅是VR大空间发展的起始阶段。
大空间突飞猛进
从《消失的法老》到如今,一年半的时间,国内市场对大空间的探索已经有了百花齐放的态势,这体现在技术方案、内容、玩法等各方面。
以《消失的法老》为例,上线后采用背包方案,用户需要背上重量5kg的电脑包,用来计算和为VR供电,再佩戴VR头显,已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如今通过技术升级,去掉了背包电脑,用户可以更加轻松的在场地中走动,定位通过特定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实现。
在内容方面,更是丰富,历史还原类、文旅、科普教育、科幻,以及众多IP纷纷上线,《南极起航》《机械觉醒》《遥远的邻居》《一梦入大唐》《我和蜡笔小新》……相信未来几乎所有知名资源都会被搬进VR。
玩法方面同样创意无限,除了法老及类似的情境类之外,如今有众多项目将射击、冒险、解密游戏,以及剧本杀,甚至通过触觉、嗅觉、震动体感等多模态带入VR大空间。
以《风起洛阳》为例,除头显外,还配有体感座椅等设备,提供失重、震动、潮湿、炎热等不同的感官刺激,感受搭乘马车时的颠簸、乘船时的漂浮感、飞跃山巅的失重感以及过索桥时惊悚感等,还有花香、打在身上的水珠等,感官丰富沉浸感更强。
还有VR鱿鱼游戏等项目,也能带来更丰富的互动体验玩法,这些都已经完全超越了C端VR眼镜所能带来的体验。
当然,市场中也存在众多滥竽充数的项目,这个问题自然无法避免。
终极形态
如此以来,VR大空间的未来形态会是怎样呢,这个问题着实让人神往。
随着商业模式的成熟,软硬件的不断升级,内容的丰富,玩法的多样,以及线下服务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用户认知的培养,VR大空间必然不会仅仅是现在的范畴,电影、电竞、剧本杀、文旅、教育等等领域,也许都会迎来一次新的变革。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B端LBE大空间项目让VR扬长避短,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大空间的终极形态也许无法预知,但有一个方向是确定的,那就是将虚实融合发挥到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