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中散光矫正的现状与前途:必由之路、必经之桥
发布时间:2024-12-25 09:34 浏览量:2
散光矫正在白内障手术和屈光手术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国内外专家共识多次强调。在中国,占8.2%~13.0%的白内障患者伴有超过200度的显著散光,散光矫正不仅能帮助患者恢复视觉功能,更能提升术后视觉质量,减少对眼镜的依赖。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散光矫正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仍面临许多挑战,医生和患者对这一技术的接受程度远未达到理想状态。
散光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不规则引起的屈光不正现象,患者在视远和视近时都会感到模糊。对于白内障患者来说,如果术中不矫正散光,术后即便视力提高了,也可能仍需依赖眼镜进行视觉矫正,这与患者对高质量裸眼视力的期待背道而驰。
国内外专家共识均强调散光矫正的重要性。2017年,中国眼科专家指定的专家共识指出,散光矫正应成为白内障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散光矫正的重要性和标准化流程。2019年美国白内障和屈光外科医师协会(ASCRS)也提出,散光矫正极其重要,并建议优先使用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Toric IOL)。
散光矫正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患者的裸眼视力,更在于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自然地看清世界。这项技术的成熟,标志着眼科手术从“治盲”向“提供高质量视觉服务”迈进了一大步。
并非坦途:多方面的挑战
尽管散光矫正技术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范围却远低于预期。这一问题源于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医疗设备和医生团队资源不足。这是最重要的挑战。
散光矫正需要依赖先进的术前检查设备,如角膜地形图、IOL Master、自动验光仪等。然而,这些高精尖设备在基层医院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尽管许多基层医院的医生意识到散光矫正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设备,他们的诊疗能力受到限制。同时,散光矫正手术对精准定位要求极高,通常需要借助导航设备进行实时指导。然而,即使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配备术中导航设备的医院也屈指可数。大多数医院的医生只能依靠简单的仪器进行手动标记完成散光定位,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上对医生的精确性和手术时间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临床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医生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制约了散光矫正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散光的测量、评估、计算和定位过程极其复杂,需要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团队紧密协作。单靠手术医生独自完成这些环节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许多医院缺乏专业的术前数据测量和术后管理团队,更难以为每位医生单独配备散光矫治支持团队。公立医院在资源分配上力求公平的特点,也使得散光矫正的推广和实施面临诸多挑战。
其次是医生的认知和经验不足。
尽管以姚克教授为代表的国内白内障与屈光手术专家们全力推广散光矫正技术,许多医生,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医生和大医院中非白内障专业的医生,仍缺乏对这一技术的深入理解。一些医生对术前检查数据的解读、散光晶体的选择以及术中操作的精确度信心不足,导致推荐患者进行散光矫正的比例偏低。部分医生对散光矫正的认知仍停留在手术操作技术的层面,认为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只是“换一个人工晶体”。此外,由于散光矫正涉及复杂的测量和计算,学习曲线较长,一些医生可能因时间和精力有限而选择回避这项技术。
在中国,患者的医疗决策更倾向于听从医生的建议,主动了解和选择先进技术的意愿相对较低。如果医生未主动推荐散光矫正,患者通常不会考虑这一选项。尽管国家的大量采购已经显著降低了散光晶体的价格,但部分患者仍对其技术和费用的性价比存有疑虑,甚至认为“医生纯粹就是想多收费”。这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患者对散光矫正的接受度。
第三,目前的医保已覆盖几乎所有类型的人工晶体,但医保的保障重点就决定了重在“基本功能恢复”,而非广义上的所有患者的高质量视觉需求。政府的出发点在于平衡医疗费用与效率,这种政策导向在落地时,往往导致实际的结果是对功能性晶体的推广缺乏支持。这种局面使得医生和医院在推荐散光矫正时承受一定压力,或者缺乏足够动力,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散光矫正技术的普及。
此外,散光矫正的术后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晶体旋转、术后囊袋收缩等。如果患者对术后结果不满意,并片面认为散光矫正手术应完全消除散光,否则就是医疗过程存在瑕疵,这不仅可能损害医生的声誉,还会影响其正常的临床工作。在日常繁忙的医疗环境下,医生的精力已经被严重分散,这种额外的压力使得他们在推广散光矫正技术时更加谨慎。
相比大医院,基层医院在设备、医生经验和团队协作方面的不足,使散光矫正技术在基层的推广面临巨大挑战。而我国大部分白内障患者集中在基层地区,医疗资源的不均衡进一步限制了这一技术的普及速度,导致其推广过程尤为缓慢。
必由之路、必经之桥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散光矫正是一项必须攻克的难题,它不仅关乎患者的视力清晰度,更影响到他们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从事精细工作或有特定视力需求的患者来说,高精度的散光矫正尤为关键。医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从角膜切口矫正低度数散光、到TIOL矫正高度数散光,再到术中、术后的个性化矫治方案,甚至激光对于不规则散光的矫正也逐渐进入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医生的视野。散光矫正的手段正日益完善。
散光矫正不仅是技术上的攻关,更是患者视觉健康的重要保障。中华眼科学会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学组的大咖们,以及全国的眼科医生,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一份责任。无论是患者、医生、政府,还是生成人工晶体的厂商,目标都是一致的: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拥有最好的视觉质量。
患者希望拥有最好的视觉质量,而医生、政府和厂商也各尽其责,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医生通过专业技能帮助患者实现最佳视觉体验;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平衡成本与效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支持;生产厂商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为患者的眼健康提供更好质量、更优视觉效果的人工晶体和检测治疗设备。
所以,在每一次医生为主体的学术会议、医院培训和专业讲座中,散光矫正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它影响术后视觉质量,更因为医疗是疾病和效果的连接之路、链接之桥,散光矫治绕不开医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当然,推动散光矫正领域的进步不仅需要医生们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从更多有利的相关政策制定到临床实践,从设备与晶体的研发到教育培训的覆盖,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协同改进。
我们的努力
我们团队一直秉持务实创新的理念,多年来在散光的诊治领域积极开展工作。近年来,我们与中科院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深入参与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包括获得发明专利等小的进展。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能在基础研究和设备研发方面不断突破,为合并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带来更多帮助,尽我们团队的一份绵薄之力。衷心期待大家的支持,也希望有机会能与各位携手合作,共同进步!
也相信:各方共同努力、找到自己的发力点,终将为更多合并散光的眼病患者、特别是白内障患者,带来清晰与光明。
这是每位眼科医生的责任,更是所有人所憧憬所期待的一项事业!
#白内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