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娘一看我是个女孩子,就让爹把我扔了,是大娘把我带回了家

发布时间:2025-01-25 14:41  浏览量:7

文:慢品人间百态

生活来源于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本文为第一人称。

1

我的父亲弟兄两个,父亲是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大伯。

我们家世世代代住在豫东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凡是偏僻的地方,人们的思想也很落后,经常会出现让人大跌眼镜的事。

其中,“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很厉害,这就导致了有的人家好几个闺女却又拼命生男孩的现象。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思想一直存在,而我,就是这个思想里的受害者。

当年奶奶生下父亲不到一年,我的爷爷便因病去世,有时候我再想:“如果我爷爷不去世的话,那家里面肯定不止父亲和大伯,下面还会有好几个叔叔。”

毕竟,奶奶重男轻女的也很厉害,虽然命中只有两个儿子,但是却以两个儿子处处为荣。

为啥处处为荣?因为觉得自己没有闺女也是一件骄傲的事。

1976年,22岁的父亲用一场既贫穷又简单的结婚仪式,带领着母亲走入了婚姻生活。

父亲好歹还是小学毕业,最起码还多多少少认几个字,虽然思想迂腐,比起母亲来说还好一些。

而我的母亲,连小学一年级都没有上,“人口手、上中下,一加一等于二”,这些简单的一撇一捺,不过大脑的算术,她都一窍不通,当然了,她也不想学。

父亲娶了母亲,或者母亲嫁给父亲,一是因为贫穷,二是因为这半斤对八两的命运。

母亲嫁给父亲后,四年里,生下了两个哥哥。

两个哥哥的到来,让母亲着实在婆家扬眉吐气,走路几乎都是横着走,不管是在奶奶面前还是在父亲面前说话都很有分量。

母亲因为生了两个儿子而高高在上,而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我的大娘。

大伯比父亲大两岁,大娘和大伯结婚后,大娘生下了堂哥,两年之后,也就是我母亲进门的那一年,大娘又生下了我的堂姐。

大娘生下了堂姐后,简直是“戳”了我们老刘家的“马蜂窝”。

奶奶那种恨不得把堂姐变成男孩子的气势随之而来,不但月子里不伺候大娘,甚至有口吃的都会藏起来。

幸亏我大伯心疼媳妇,隔三差五会买一些好的让大娘吃。

母亲四年里生下了两个儿子,也着实把奶奶和父亲高兴坏了。

奶奶说:“生下五六个小子,咱们这个家以后就兴旺了。”

结果母亲在生下来两个哥哥之后,到了我这,就变成了一个丫头片子。

那时候又实行了计划生育,母亲想再多生男孩子的愿望也到此为止了。

2

母亲刚生下我时,接生婆就抱着皱巴巴的我放到母亲面前,接生婆对母亲说:“刘家的老二媳妇呀,你看一看,是多么干净的一个小闺女。”

母亲把头撇到了一边,没有在说话。

接生婆一走,母亲闭着眼睛对父亲说:“扔了吧,养不起。”

父亲听了母亲的话,着实犹豫了一下,然后就像下定了很大决心似的,找了块破布,把我胡乱一包,拎着我就要出门。

恰好这时,我大娘拿着一包红糖进了门。

其实我母亲是很瞧不起大娘的,平常有事没事总爱用难听的话怂大娘,还好,大娘也不跟她计较那么多。

大娘看着父亲手里边提溜着我一副要往外走的架势。

大娘就顺口问父亲:“老二,你这是带着孩子去哪?她刚生下来,身子还很弱。”

父亲头也没抬的说:“秀梅说让我把它扔了。”

大娘说:“啥?你媳妇让你把孩子扔了?好好的一条命,扔它干啥?”

父亲说:“一个丫头片子,长大了也是竟花钱,也指望不上。”

父亲说着,就又要往外走。

大娘一听着急了,大娘说:“这样吧,你要是实在不想要了就给我,她好歹是条命,怎么说扔就扔呢?”

父亲听到大娘说的那句,“她好歹是条命”时,父亲也犹豫了。

最终,父亲把我交到了大娘手里。

从此以后,我就成了大娘和大伯的孩子。

其实我的大伯家过的也不宽裕,大伯为人老实,再加上上面还有一个堂哥和一个堂姐,我的再次到来,只能让这个家更加捉襟见肘。

大伯是个木匠,有时候会出门给别人打家具,活不多。

当然,也有断活的时候,大伯在家的时候,就会和大娘一起下地干活。

就这样,大伯和大娘辛辛苦苦的养育着我们三个孩子。

大伯有时候出去做完木工时,主家就会当场结账,大伯就会拿着这为数不多的钱,来到镇上,给我和堂哥堂姐买一些饼干呀,糖果呀或者芝麻糖之类的零食吃。

大伯和大娘每次都背对堂哥和堂姐悄悄的多塞给我一些,大娘笑眯眯的摸着我的头说:“芳啊,快点长大吧。”

时间长了,大伯和大娘的偏心,让堂哥堂姐看了很不舒服。

尤其是堂姐,每次看见我手里多的几颗糖时,总是会对大伯和大娘嚷嚷:“我和我哥才是你俩的孩子,你俩为啥拿胳膊肘回外拐?”

每当这时,大娘总会对堂姐说:“你和你哥还有我和你爹疼,小芳如果我和你爹不疼她,她就真的没人疼了。”

3

其实,我早知道我不是大伯和大娘的孩子,村里人都说,我是二叔和二婶的孩子。

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是真还是假,但是我只知道,每次在胡同里碰见二叔和二婶的时候,他们两个从来不和我说话,哪怕多看我一眼都懒得看。

我希望二叔和二婶不是我的亲爹娘。

后来我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大娘给我缝了一个漂亮的书包。

送我入学的时候,大娘对我说:“小芳,你一定要争口气,一定要好好学习。”

我虽然不知道大娘为什么这么跟我说,但是我知道,好好学习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学习上不能说很刻苦,但是也很努力,在整个小学生涯里,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面的第一名。

80年代的时候,那时候父母并不太重视子女的教育。

小伙伴们放学回家,买满胡同的撒野,而我放学回家,除了回坡上割一些猪草之外,我就是躲在房间里看书。

我爱看书,读过的书也很多,我觉得书就是我的精神食粮,再后来,我很顺利的考上了镇上的初中。

我考上初中的那一年,正好是堂哥和堂姐一起辍学的那一年。

堂哥和堂姐问大娘:“为什么让小芳读书?却不让我俩读书?”

大娘犹豫了一下咬着牙说:“你们两个没有小芳学习好。”

唐姐哭着跑开了,堂哥看见我站在他身后,狠狠的推了我一把,也跑开了。

其实我知道,我比堂哥堂姐学习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娘家实在太难了,如果一下子供养三个孩子上学,着实让大伯有些吃不消。

大伯和大娘为了对得起我,所以只有让自己的亲生两个孩子放弃了学习。

大伯和大娘的这份恩情,我这辈子都还不清。

从堂哥堂姐辍学的那一天起,我更加刻苦的学习。

那种学习劲头怎么说呢?就像发了疯一样的,除了睡觉就是学习。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走出这个村子,我更希望有一天我能给大伯和大娘带来幸福。

三年初中毕业之后,我考上了我们县里一中。

在县一中上学的三年里,我如初中三年一样废寝忘食的学习。

我的努力再加上我的天赋,高考结束之后,我很荣幸的被一所重点的师范大学录取。

高考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大伯和大娘高兴坏了。

村里的人说我的亲生父母:“你看你家那个丫头考上了大学,你们两个也得多多少少为孩子出点学费吧。”

我的亲生父母说道:“家里哪有钱?谁养她了,谁就管到底。”

高考结束之后,我就来到了我们镇上的冰糕厂打工,打了两个月的工,拿到了260块钱的工资。

大伯说:“小芳,上学的费用你别愁,有我和你大娘在呢,你只管去安心的学习。”

4

我上大学的四年里,大伯每个月都会按时给我寄钱,我都会原封不动的放着,想着等到毕业的时候一并归还大伯。

大学的四年里,我除了学习之外,就是疯狂的在外面挣钱,发传单、做家教、端盘子,总之,只要自己能挣的,我都“义不容辞”的去挣。

大学毕业之后,我把工作签到了省城的一所高中。

我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我除了留下一些生活费之外,其余的钱,外加大学时大伯给我寄的四年生活费,我一并寄给了大伯。

从此以后,每个月我只要发了工资,都会给大伯和大娘邮寄去一部分,大伯和大娘几次都说不要我的钱,我还是按时邮寄,我对大伯说:“这钱就是我孝敬你和大娘的,你和大娘不收,我心里过意不去”,大伯这才收了。

参加工作两年后,我又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来自省城,父母也在省城工作。

他的家庭条件很好,他的父母对我也很满意,当听到了我的身世之后,都不由得夸赞大伯和大娘是个善良的人。

和丈夫结婚之后,我们也没有立马要孩子,我又考上了在职研究生。

从此以后,我的事业可谓是顺风顺水。

我的父母不知道听谁说起我如今有出息的消息,于是他们两个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要么就是家里盖房子需要用钱,要么就是种地买化肥需要用钱,总之来说,想给我要钱的理由有无数种。

5

说实话,我是一个“记仇”的人,对于我亲生父母要钱的理由,我一分都不给。

倒是我的大伯和大娘,从来没有主动想我要过一分钱。

我逢年过节去看大伯大娘时,大伯大娘都热情的迎接我。

我和丈夫临返城的时候,大伯和大娘又使劲回我后备箱里塞各种家里面种的瓜果蔬菜和鸡鸭鱼肉。

大娘总是说:“家里面的一切吃的都是天然的,城里都买不到,你多吃些,对身体好。”

堂哥有一年得了重病,大伯和大娘都没有告诉我,还是堂姐打电话给我说的。

我知道后,急忙开车回家带着堂哥去往省城的医院检查。

堂哥后来从住院到康复出院,报销之外所花的费用一共是五万块钱,这5万块钱,是我老公悄悄付的,老公把堂哥送回家的时候,又偷偷的塞给了堂哥1万块钱。

大娘拉着我的手说:“小芳,你堂哥的事多亏了你,给你招麻烦了。”

大娘说着,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的眼眶也红了,我对大娘说:“娘,你说的这是哪里话,我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家里以后有啥事得给我说,你和大伯辛辛苦苦的把我养大,是我该回报你俩的时候了。”

大伯和大娘,还有堂哥堂嫂堂姐都笑了,我也笑了,我们都是一家人,彼此不分你我。

虽然大伯和大娘不是我的亲生父母,对于我来说,胜似亲生父母,这份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图片来自网络!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