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扎克伯格因中国向美国政府求援说起
发布时间:2025-01-28 13:35 浏览量:5
综合近两天的全球信息,最让我大跌眼镜的莫过于美国元公司总裁扎克伯格因中国向美国政府求援。他称,中国人工智能正对美国构成威胁,美国政府应强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并对美国企业发展人工智能给予帮助和支持。这事儿本来发生在2023年10月10日,却在这两天刷爆网络,原因不是他的影响力突然变大,而是因为中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股票投资公司深度探索搞的一个叫作DeepSeek的通用大模型突然火爆网络,引起国内外一片惊呼和欢呼。
据称,“深度探索”成本极低,比美国CHATGPT等训练成本低10倍以上而智能化水平却可比肩甚至领先OpemAI01,且免费向全球开源。这样的低成本高效能迅速引起全球热捧,目前下载量已经登顶美国苹果商店。这不仅令美国同行大惊失色,而且引发美国股市动荡。AI类股票全面下挫。其中,英伟达下挫10%、博通下挫11%、台积电下挫9%、微软下挫4%、费城半导体下挫6%,堪称滔天巨浪。
由此再看扎克伯格的呼号,不是很正常吗?
其实,我很早就预测,人工智能的天下在中国不在美国。当ChatGpt刚出现的时候,国内一片吹牛和哀嚎,说什么美国人工智能甩中国好几条街。我立马表示反对,对这种哀嚎泼了好几盆冷水,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天下在中国,只不过,美国的人工智能在聊天,中国的人工智能在应用,ChatGpt不过在聊天领域抢了个先而已;当扎克伯格把脸书改名为元的时候,我当即予以嘲讽,断言他必败;我还旗帜鲜明的强调,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军事革命的不是它国,而是伟大中国,并断言,中国是全球唯一新质生产力超级大国。互联网有记忆,所有这些,都可以从的我的公众微信号和新浪微博中找到原文。
中国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认为主要有三重:
一是算法重于算力。算力现在是美国强,主要是英伟达和台积电都追随美国;但是,算法中国强。早期有百度,现在又加上深度探索。同样算力,好的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在算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前有百度文小言、后有深度探索,都有超越美帝通用大模型的傲人战绩,靠的不是吹牛,而是算法。尤其是深度探索,其成本之低让所有AI泡沫汗颜。
二是应用重于通用。中国人工智能早在CuatGpt出现之前就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包括元亚洲、无人矿山、无人港口、黑灯工厂等,已经广泛出现于神州大地。ChatGpt出现后,美吹得意洋洋,恨不得把世界所有最美的词汇奉献给它。但是,我当即指出,中国的人工智能不在聊天,而在应用。在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方面,中国早就走在世界前面了。
三是产业重于作业。ChatGpt是啥东西?聊天机器人嘛!充其量不过是代人写作业的辅助工具,包括代人翻译、代人写作文、代人聊天。其他还有什么?中国则不同,看看华为的几大军团,哪个不是人工智能支撑下的赋能军团?港口、矿山、医疗、安全、公共服务、孪生城市,都是用人工智能解决行业产业问题。
总之是,中国从来没有把聊天作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而是把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和社会治理作为主攻方向。深度探索横空出世则表明,只要中国人想干,很快就会异军突起。而且必然将它们引以为傲、准备垄断发财的东西搞成白菜价!
由此再看扎克伯格的呼吁,就不难理解。中国把人工智能搞成白菜价,美国的所有人工智能公司想靠垄断发财的美梦就此也就破灭了;而离开了垄断发财,股票就立马崩盘,靠泡沫捞钱偏贷的路子也就被堵死了。
实际上,我预测中国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预测小米必然成功、预测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必然失败、预测美国对华科技战必然失败等。之所以如此,是我坚信一个原理,即任何科技创新都源于问题和需求;而所有问题和需求都源于中国、滥觞于中国。因为,放眼全球,只有中国才是规模最大、领域最广的工业大国。才具有任何科技创新产生、发展、应用的肥沃土壤。这一点,不是封锁能够摧毁的,更不是靠政府补贴能够战胜的。人工智能就是为解决问题、开辟未来而生的。离开中国,所有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都是无本之木,要么“移民”中国,要么束之高阁,舍次,幕后第三条路可走。
为此我必须提醒扎克伯格:预期呼吁美国政府封锁中国、帮助他们,倒不如认清现实,投靠中国,抓住中国超大规模现代化机遇,在赋能中国实体近几年发展的同时为自己争取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