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纯天然,实际是人工合成的“5种食物”,知道后别再乱吃了
发布时间:2025-01-31 21:48 浏览量:5
这20多年,我一直在做食品安全领域的报道。走访了不少食品企业,也跟进过很多食品安全事件。说句实在话,很多老百姓以为很“天然”的食物,背后的真相让人大跌眼镜。
最近又接到不少读者反映,说买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食品。我就去做了一番深入调查,发现有些问题确实值得大家重视。
1. 人造鸭血,成本低廉却暗藏风险
鸭血粉丝汤,在很多地方都是特色小吃。小摊上卖的鸭血,一般标价也就3-5块钱一份。
我去年走访了江苏一家小作坊。老板跟我说了实话:现在市面上卖的鸭血,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猪牛血加工而成的。他们加入明胶、甲醛这些添加剂,做出来的“鸭血”颜色特别红,煮很久都不会散。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抽检的鸭血制品中,不合格率接近8%。主要问题就是非法添加防腐剂。
2. 廉价牛排的秘密
超市里经常能看到9块9一块的牛排。我找了几位食品行业的专家聊过这事。
他们告诉我,这种低价牛排大多是用碎肉块、边角料加工的。厂家会加入卡拉胶之类的增稠剂,让碎肉粘在一起。再用嫩肉粉调味,让它吃起来口感像真牛排。
要分辨这种合成牛排也不难:正常牛排都有清晰的肌肉纹路,合成的就特别均匀,还特别规则,要么圆形要么方形。
3. 淀粉肠里的添加剂
跟学校门口那些卖烤肠的小贩聊过。一根淀粉肠进价才几毛钱,卖两三块。
我查过配料表,里头添加剂不少:增稠剂、防腐剂、香精...这些东西让淀粉肠吃起来有肉味,但实际上连一点肉都没有。
4. 火锅丸子的真相
前阵子去了一家速冻食品厂。那里生产的所谓“海鲜丸”,主要材料是淀粉和一点点碎肉。工人告诉我,他们往里加了不少食用明胶,这样丸子才会有弹性。
市面上那些特别便宜的火锅丸子,基本都是这么来的。真正用海鲜做的丸子,成本高得多。
5. 肥牛卷的真相
火锅店里的肥牛卷,看着花纹漂亮,但很多都不是纯牛肉。一位食品厂的技术员跟我讲,他们用鸡肉、鸭肉跟牛肉一起加工,成本能降低30%以上。
怎么辨别真假?正宗的肥牛卷,肥瘦纹路要很自然,煮的时候血沫也不会特别多。
给老百姓的建议
买这些食品,还是要看准大品牌。价格特别低的,多留个心眼。
看配料表很重要。添加剂太多的,能不买就不买。
买肉制品最好去正规超市。菜场小店的价格是便宜,但产品来源不好查。
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让我们吃得放心。大家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别贪图便宜吃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