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怒拍桌子:这5个习惯不改,眼睛真的会出问题!

发布时间:2025-06-07 14:28  浏览量:26

本文1665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抱怨眼睛干、涩、痛,甚至看不清东西?有些人才二十多岁,就已经开始滴眼药水、做热敷、戴护目镜,早早步入“护眼老年组”。

眼科医生直言不讳:不是眼睛老了,是你把它们“用废”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5个最毁眼睛的坏习惯。如果你还在做,真的要赶紧停下!

很多人习惯躺床上刷短视频,熄灯后一刷就是一小时,甚至不知不觉刷到凌晨。这种行为对眼睛的伤害远比你想的更严重

在黑暗中,瞳孔会自然放大以适应环境。当此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大量强光直射入眼,相当于在黑暗中给眼睛打了一记“闪光弹”,视网膜受到直接刺激,容易引发光敏感、视疲劳甚至黄斑病变。

而且,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打乱生物钟,不仅影响睡眠,还会让眼睛得不到休息,第二天更容易干涩、红肿、疼痛。建议:睡前至少半小时放下手机,打开小夜灯,给眼睛缓冲时间。

你知道吗?正常人每分钟眨眼约15~20次,但当我们专注看手机、电脑、平板时,眨眼频率会骤降至5~7次,甚至更低。这意味着泪膜得不到正常滋润,表层油脂无法均匀涂抹,水分迅速蒸发,直接诱发干眼症。

更严重的是,不完全眨眼(即眼皮没完全闭合)会导致睑板腺堵塞,油脂分泌减少,形成“闭不上泪腺”的恶性循环。

日本一项研究显示,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的人群中,干眼症的发病率高达58%。建议:应用“20-20-20”护眼法则,即每20分钟,看6米远的地方20秒,同时进行2次缓慢深眨眼。

不少人一觉得眼干就随手拿出“网红眼药水”,一滴清凉,舒适立马回来了。但你知道吗?这些眼药水大多含血管收缩剂,只是暂时让红血丝“隐身”,并没有真正滋润眼睛。

长期使用会让眼部血管对药物产生依赖,反而抑制自身泪液分泌,导致干眼症加重。有些人甚至为了“提神”,一天滴好几次,结果眼睛越滴越红,越滴越干。

国家药监局曾发布提醒,眼药水不能长期、频繁使用,尤其是含激素、收缩剂类产品,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建议:不要自己随便买眼药水,干眼症应先明确类型(缺水型、缺油型或混合型),再进行对症护理。

很多人图美观、方便,一戴隐形眼镜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戴着睡觉。但你知道吗?隐形眼镜像一层塑料膜,紧贴角膜,阻碍氧气进入眼球。长时间佩戴会造成角膜缺氧、泪液蒸发加快、睑板腺功能下降,严重时出现角膜新生血管、溃疡,甚至永久性视力损伤。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发布的《接触镜不良反应专家共识》指出,佩戴时间超过8小时会显著增加角膜并发症风险。建议:隐形眼镜佩戴每天不超过8小时,绝不能戴着睡觉。有条件的尽量选择透氧性高的镜片,或改戴框架眼镜。

很多人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空调呼呼吹,电脑屏幕闪,隐形眼镜黏在眼球上,湿度低、空气干、眼睛暴露时间长,这就是“干眼症高发三件套”。

研究发现,办公室常年空调环境湿度仅为30%-40%,而眼睛舒适湿度应在50%-60%。低湿环境下,泪膜蒸发速度加快,眼睛持续“脱水”。

再加上长时间不眨眼、睑板腺堵塞,干眼症几乎是“标配”。建议: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使用加湿器提高环境湿度,必要时使用人工泪液辅助补水。

眼睛没有痛觉神经,一旦出现症状,往往说明已经受伤。别等到视力模糊、干涩刺痛才意识到问题严重。真正的护眼不是一滴眼药水、一个热敷就能解决的,而是从每一个生活细节开始。从现在起,改掉这些毁眼习惯,给眼睛一份真正的善待。

参考文献

[1]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接触镜安全监控与视觉健康专业委员会. 中国接触镜不良反应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J]. 中华眼科杂志, 2021, 57(08): 573-579. DOI:10.3760/cma.j.cn112142-20210520-0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