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隐形眼镜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4-08-22 21:15  浏览量:23

作者:李诗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人类对视力矫正的追求从未停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接触镜,也就是我们说的隐形眼镜的前世今生,感受科技创新给视力矫正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接触镜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部充满尝试与失败、挑战与不断进步的历史。

公元1508年,达芬奇最早提出关于接触镜的设想构思,他把脑袋伸进盛满水的半圆球型玻璃缸,发现原本模糊的物体变清晰了,就此,达芬奇第一个提出了接触镜概念。然而,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接触镜并未得到实际应用。

1636年,勒内·笛卡尔尝试用一对充满液体的玻璃管,将他们紧紧贴在眼周,直接接触角膜,管子的末端打磨至适合使用者的眼球。这是接触镜发明的起点。

1887年巩膜接触镜问世,一位叫穆勒的玻璃工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幅能够被配戴在眼球上且能够让人忍受的接触镜,这种接触镜比我们日常见到的要大几圈,覆盖在了巩膜上,所以也叫做巩膜接触镜。

直到1888年,第一只真正的接触镜诞生第二年,德国人阿道夫·菲克以兔眼为模型,成功制成玻璃巩膜镜。阿道夫·菲克的设计初衷是帮助圆锥角膜的病人,而并非提升视觉质量。

在阿道夫·菲克的基础上,德国医学生奥古斯特·穆勒通过研制,成功将自己-14D的近视矫正到了-0.5D以内,但因镜片是由硬质玻璃制成,疼痛剧烈,他仅配戴了30分钟。玻璃材质的巩膜镜镜片过大,经常滑来滑去,会硌得眼睛疼痛不已,此外,玻璃材质透氧性差,角膜长期缺氧会造成角膜细胞不可逆转的损伤,引起角膜充血、水肿等多种眼部并发症。

于是,人们不断寻求更小、更轻薄、更安全的材质。

1936年,新型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PMMA)的出现,带动接触镜发展波峰,这种材料在美国使用当时最先进的车床切削技术,制造出了全PMMA的巩膜镜片,透明、轻巧、光学矫正力强的优点使之迅速传遍全球,但在透氧性和配戴舒适度方面依然和现如今常见的隐形眼镜有很大差距。

1948年,美国视光师凯文·托赫偶然中发现,镜片不必覆盖整个眼球,只覆盖角膜部分就行,而这种镜片在眨眼之后还能准确的保留在角膜上,在1950年凯文·托赫获得角膜镜片专利,他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接触镜的历史,正式步入到角膜接触镜时代。

1961年,捷克斯洛伐克高分子化学家奥托·特勒研制出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材料(简称PHEMA),为一种水凝胶材料,可以算是软质的有机玻璃,该材料成功应用于软性角膜接触镜,与硬镜相比,软性角膜接触镜柔软、异物感小且有一定透氧性,奥托·特勒也被后人称为“软镜之父”。1976年,RGP时代萌芽,第一副用醋酸丁酸纤维素(CAB)制成的半硬性接触镜问世。

在上世纪70年代,软式亲水(含水)材料HE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进入市场。

到了80年代,可配戴过夜的软式镜片经FDA核准上市。许多需要矫正视力的年轻消费者舍弃框架眼镜,选择相对比硬式更舒服的软式接触镜,市场获得高速增长。硬镜市场规模包含角膜塑形镜在内大约5%,其余都是软镜的天下。

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接触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硅水凝胶材料的运用,使接触镜具有更好的透氧性和舒适度;多功能接触镜的发明,如抗紫外线、抗疲劳等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智能接触镜的研发,如内置传感器、药物释放系统等,使接触镜具备更多可能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接触镜将继续朝着更舒适、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使接触镜具备治疗近视、散光等视力问题的能力;生物材料的研究将使接触镜更具生物相容性,减少并发症;智能接触镜有望成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具。

从古至今,人类对视力矫正的追求推动了接触镜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接触镜在未来将为人类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视力矫正体验。让我们期待接触镜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