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傅张杰:打造具有临港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

发布时间:2024-10-14 23:07  浏览量:12

蓝鲸新闻10月14日讯(编辑 李梦琪)从2019年8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临港这块改革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已经走过5年发展历程。2024上海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临港展团以558平方米的展位集中展示临港在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XR眼镜光学模组、汽车软件、电子设备、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创新成就。

过去五年,临港已成为上海,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4.6%,截止2023年已达4333亿元;全社会固投年均增长33.4%,截止2023年已达4807亿元;制造业投资总额年复合增长率33.6%;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5.3%;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2020年成立以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7.5%;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500个,总投资约6000亿元。

已经取得良好成绩的临港新片区接下来将会重点培育哪些产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里又将继续书写怎样的中国发展故事?蓝鲸新闻在2024上海国际消费电子展现场专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四级调研员傅张杰,探寻临港新片区的发展之路与规划。

傅张杰表示,未来临港将会重点发展智能汽车、航天航空、高端装备等前沿创新产业,提新质、聚人气,打造具有临港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

“临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从来不是自己闭门造车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国际化发展。” 傅张杰告诉蓝鲸新闻,临港正在快速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应用场景的国际数据产业,培育来数加工跨境数据服务生态。“我们围绕跨境数据、国际数据产业的发展建设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打造上海代表中国参与国际数据合作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形成全球数据流通汇聚的国际数据港。持续探索跨境数据管理新模式,开展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发布可便捷流动的数据跨境场景化操作指引;打造与国际互联网环境接轨的国际数据中心,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国际数据业务。”

截止目前,临港新片区已经有27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产业规模270亿元。在傅张杰看来,他们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一方面会关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数字规模,另外一方面更关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辐射效应。“比如说一项创新技术使用,可能会推动高端装备的自能话提升,还可以再延伸出很多配套产业链,这就很容易推动经济发展的正循环。”

为继续进一步发力人工智能产业,临港新片区已经制定了一整套的支持措施。傅张杰强调,企业来到临港发展,管委会会给予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土地厂房等不同阶段的支持。“简单点说就是,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企业不缺支持。”

最后,傅张杰详细总结了临港新片区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的几大举措:

一、区域协同采购,支持前沿产业集群强链建设(支持企业采购重点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研发、制造的技术产品,最高按实际采购发票额的10%比例予以补贴,年度支持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二、研发补贴:支持关键技术源头创新(AI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穿戴、通用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按照项目新增投资的10%-30%比例给予支持,支持金额不超过1亿元)

三、大模型:支持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建设(千亿参数以上且落地三个及以上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度学习平台的企业,按照平台研发费用的10%-30%比例给予支持,支持金额不超过3000万元;按照年度运营费用的10%比例给予支持,年度支持金额不超过100万元,资助周期不超过3年)

四、数据集和语料库:支持人工智能公开数据集建设(按照数据集建设费用的10%-30%比例给支持,支持金额不超过500万元;按照数据集年度运营费用的10%给持手度支持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五、公共服务: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资助周期不超过5年,给予最高不超过核定总投资额的30%比例的建设运营费用资助,支持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

六、测试评估:支持降低研发测试和评估成本(测试、评估费用的10%-30%比例给予支持,支持金额每年不超过200万元)

七、应用示范:支持打造人工智能技术示范应用(人工智能改造部分投资额的10%-30%比例给予支持,支持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对列入国家、上海市认定的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的重大专项项目,额外给予300万元和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八、固投补贴:支持战略引领和前瞻布局项目(按照项目新增投资的10%比例给予支持,支持金额不超过1亿元。对于产业生态链带动发挥重大作用的项目不超过10亿元;对于关键环节的“卡脖子”重大项目支持比例不超过项目新增投资的30%)

九、支持未来产业场景创新应用(支持企业在通用智能、新型储能、空间信息、扩展现实等未来产业赛道开展场景示范应用。按照项目新增投资的10%-30%比例给予支持,支持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