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眼镜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4-12-09 18:01 浏览量:11
撰文 | 雁 秋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IC Photo
AI眼镜可谓是目前最火爆的AI硬件,“引爆者”正是Ray-Ban Meta,一个扎克伯格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产物。
只要说一句“Hey Meta”,就可以与Meta AI对话,可翻译、可识别、可拍照,再加上299美元的“亲民”售价,直接风靡全球。
据The Verge(美国科技媒体网站),截至2024年5月,Ray-Ban Meta销量超100万台,年出货量预期超200万台。EssilorLuxottica(全球领先眼镜制造商)还在2024年Q3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Ray-Ban Meta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60%的雷朋专卖店中是最畅销的产品。
图源:Meta官网
穿戴式智能设备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此前业界发力的方向是XR(扩展现实,是AR、VR、MR等多种技术的统称),但苦战多年未有捷报。
字节跳动旗下的虚拟现实品牌PICO进行大裁员;微软解散仅成立4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团队;而目前Meta的元宇宙业务每个季度仍在亏损数十亿美元⋯⋯单纯依赖XR技术路线显然难以支撑企业的盈利需求,Ray-Ban Meta的爆火让众人意识到,AI智能眼镜倒是可作切入市场的突破口。
于是,这股热潮从海外直卷国内。从今年4月开始,国内各大厂商陆续发布/发售了AI眼镜:4月,AR品牌“李未可”发布了AI智能眼镜Meta Lens Chat;8月,小米生态链企业蜂巢科技推出了界环AI音频眼镜;同月,雷鸟创新与博士眼镜成立合资公司,首款产品预计年底发布;11月,百度和Rokid陆续发布了搭载AI的智能眼镜......
图源:小度
DoNews整理发现,目前国内市场上的AI眼镜大军可以归为四类,分别是消费电子企业(华为、小米)、互联网大厂(百度、字节)、AR眼镜厂商(Rokid、李未可科技)以及传统眼镜厂商(博士眼镜、BOLON)。
DoNews据网络资料整理
IDC中国研究总监潘雪菲向DoNews表示,这几类玩家各自都具有一定优势。“互联网厂商擅长大模型和软件应用生态,大型智能硬件厂商有成熟丰富的硬件定义以及完整的系统和硬件生态,科技创业厂商更加专注头戴设备或可穿戴设备的场景深耕,传统眼镜厂商在渠道上更加贴合眼镜受众。”
面对AI眼镜的火热,有人认为市场拐点已到并快速上了桌牌,但也有人心怀疑虑。谁都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只是,也没人愿意放弃。
01、“AI”更比“AR”强
AI眼镜带来的不止热潮,还有给竞品赛道的寒意。维深信息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三季度全球AR销量为10.6万台,同比下滑4%,是AR眼镜近几年第一次出现销量同比下滑。
显而易见,AI智能眼镜的崛起悄然分走AR市场的“蛋糕”。
目前在智能眼镜这条赛道,AR眼镜和AI眼镜是最受瞩目的两大类别,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核心技术的侧重上。
AR眼镜主要依赖的是光学显示技术和空间感知技术,以接入三方大模型集成AI技术的应用。这类眼镜的优势是有显示能力,但重量和成本都会有明显增加。例如,不少AR眼镜为了实现拍摄、感知现实、眼动追踪等功能用途,至少需要5-7个左右的摄像头,如Meta Orion的核心亮点之一就是有7颗摄像头。
更高的硬件配置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投入。据悉,Meta Orion每副眼镜的生产成本大约1万美元,被称作“史上最贵AR眼镜”。Meta计划生产约1000台Orion,相当于要投入1000万美元。
而AI眼镜本身并不具备近眼显示功能,但会侧重于利用AI增强语音交互功能。生成式AI的发展推动了大模型的进化,当下显然是发力AI眼镜的好时机。
更为关键的是,抛开光学显示模组,AI眼镜本身不仅可以实现更轻薄的设计,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在现阶段能够快速落地。
在潘雪菲看来,AI眼镜赛道火热的背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一是得益于Ray-Ban Meta的成功给到市场信心和路径验证,二是来自技术或者供应链的成熟,三是处于AI大模型风口之上。
“2023年下半年发布的高通AR 1平台,不仅为像素画质提升和连接稳定提供保障,也让行业进入有一定标准化,门槛一定程度降低,而AI大模型也给到产品更多AI卖点。另外,相比于需要带有显示功能的AR眼镜,不带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从成本和技术上相对低一些。”
图源:IC photo
「AR眼镜AI化」已成业内的发展共识,只待国内出现第一款现象级产品。
02、渠道拥抱“老大哥”
AI眼镜这条赛道目前虽然热闹,但实现交付的厂商较少,线下铺货率也不及预期,其他厂商虽然发布了产品,但大都推迟到了明年交付
DoNews记者随机走访了一家消费电子企业门店,该门店却没有已发布的AI眼镜产品。店员告诉记者,该产品铺货量不多,“如果需要您可以线上购买,也可以去别的门店看看。”
这也是目前行业的一大问题——尚未解决产品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关于这一点,Meta和雷朋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图源:RAY-BAN官网
雷朋眼镜作为一个引领时尚潮流的文化符号,在受众感召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雷朋在美国的直营店有200多家,再加上大量非直营的认证商店及优质认证商店也有销售Ray-Ban Meta的资格,如此高的门店渗透率,让潜在消费者有了更多线下体验的机会。
规模化的传统眼镜品牌,无论是线下渠道铺设、品牌知名度、产品形态以及消费者心理偏好,都经过市场的验证。Meta看中的,正是雷朋已经成熟的销售渠道与品牌价值。
国内市场也体现出这一趋势:拥抱传统眼镜厂商。据官方披露,截至2024年10月21日,博士眼镜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李未可、Rokid、华为等品牌开展了紧密合作;在Rokid的新品官宣海报上,BOLON眼镜位列合作伙伴名单中,双方应该会展开一系列合作。
比如记者在尝试通过线上渠道购买李未可旗下产品,发现需定制近视、散光等镜片,要购买LAWK Mata Lens Chat AI眼镜。而 Mata Lens Chat AI眼镜可在全国大多数博士眼镜门店进行镜片的定制,若所在城市没有相关门店,也可通过任意一家眼镜店完成后期的换片。
图源:京东
总的来说,国内智能眼镜市场正在“抄”Meta和雷朋的作业,让技术公司去主导AI,眼镜的视光、外观时尚度、门店售后则交给传统品牌,这样的合作都给双方不小的业务机会。
03、是否还会有泡沫?
有媒体统计,最密集时,国内外仅10天就发布了18副AI眼镜。目前已公开、被披露入局AI眼镜的厂商高达36家(含海外),产品数量预计50+。
Ray-Ban Meta的成功显然激励了众多厂商,但机会往往和风险并存。脉脉上某AR眼镜商的从业者就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公司跟风频繁换赛道,业务起不来就转头去做其他,没有技术积累的情况下,要如何打动用户?
此外,Ray-Ban Meta的成功,究竟是「眼镜」的成功还是「AI」的成功?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人们到底拿你来干什么?
据媒体报道,Youtube上对于这款产品的褒奖大多都集中在视频功能,更重要的地方还在于传媒的加成——拍摄的成品能一键丝滑发布在Facebook、Instagram上,这一点吸引了更多用户尝鲜。
可以看到,Ray-Ban Meta并不是依靠AI功能取胜的,或者说AI带来的分量没有那么重要。尽管AI眼镜遍地开花,各家都在宣传自己的交互能力,但在产品功能和细分场景上却大同小异,均表现为基于AI的生成能力语音回答用户的问题。
「问题」也正是出在这里:这是大模型终端的基本素养,实在谈不上惊喜。
况且目前市面上能够实现的AI功能非常有限,无论是Rokid Glasses还是明年上市的小度智能眼镜,都集合了第一视角拍摄、AI聊天、翻译等功能,重复率极高。
换句话说,目前AI眼镜的功能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除非有突破性的功能落地,否则很难进一步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近年来PC、智能手机缺乏创新导致全球出货量的连续下滑,算是前车之鉴。
图源:IC photo
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重量:AI眼镜说到底还是眼镜,是否能满足长时间佩戴?
市面上一些产品如雷鸟 X3、雷鸟Air 3,重量区间大概在60-80多克之间,小度AI眼镜给到的是45克,Rokid Glasses的重量则为49克,算是目前国内轻量化产品的代表。
虽说减轻了整体重量,但依然和普通眼镜存在较大差距。一般来讲,一副轻质的塑料框架眼镜可能只有20-30克,金属框架的眼镜可能会重一些,大约在30-50克之间。参数间的微小差距,正是拉开体验的关键。
AI眼镜会侵犯用户隐私也是很多人担忧的。Google Glass失败的原因有很多,隐私风险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如今技术进步飞速,但相似的事情仍在发生。
此前两名哈佛大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在数据工具的辅助下,Ray-Ban Meta可以轻易获取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的大量信息,其中包括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甚至亲属信息,全程耗时仅需几秒——仅靠大街上的偶遇,个人信息就能被提取,细思恐极。
潘雪菲向DoNews记者表示,“从产品角度看,AI眼镜仍处于早期阶段,尽管大部分产品普遍搭载AI、摄像头、音频功能,但在有限的空间做足算力、传感器、续航和满足多模态交互良好体验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市场角度看,AI眼镜仍处于爆发初期,需要多家厂商参与将市场体量支撑起来。”
站在消费者角度,目前的AI眼镜大都是“期货”,其可玩性、价格、舒适程度、时尚外观、隐私安全等,都还处于迷雾之中。现阶段远未到AI眼镜所谓的拐点,其能在国内“撕开”多大的市场也不得而知,我们需要更加务实、冷静地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