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内心的“暗情绪”,也许它正在阻止你的善业走向成熟
发布时间:2025-03-21 13:34 浏览量:11
有一种情绪,叫“暗情绪”。这种情绪,如果你不深入观察,不但外人不易发觉,就连自己也很难意识到。
比如说有很多人,你看他也没有明显的不开心,但敏感的人能感觉到他的能量很低。如果你问他怎么不开心,他会很诧异:没有啊!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种隐性的情绪如同冰层下面的暗流,表面看不见,但确实存在。活在不自知的阴性情绪中,就像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时间久了,逐渐忘记裸眼观物时的自然感。
如果没有隐性情绪,一个人应该是很乐观、松弛的,个性可能不一样,但那种开放、踏实的感觉是一样的。长期活在这种“暗情绪”里,我们做事往往没有后劲,因为这些情绪会消耗我们的能量,导致一个人稍微做一点事就很累。
另外,在这种状态下,可能会产生情感麻木和人际交往上的障碍。比如,个体遇到事情时会下意识的忽略情绪表达,但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只是被压下去了。
玛莎格雷厄姆的一段话: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要恢复生命本有的活力,需要直视那些不易觉察的感受,虽然一开始不太容易,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勇敢的与那些“躲在后台”的情绪相会,让这些能量通畅的释放出来,我们的善业才能走向成熟。
比如说一个习惯性抱怨的人,很多时候是不自知的,一遇到问题就会怨天、怨地、怨他人,就是没想过是不是自己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算有很大的本事,那些本事也会大打折扣,因为能力需要能量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