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新王:AI眼镜,8大核心公司

发布时间:2025-03-22 14:30  浏览量:14

今日,2025 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正式启幕。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展会以 “智能 + 生态” 为主题,聚焦 AI 技术与硬件设备的深度融合。其中,AI 眼镜作为新兴智能终端,凭借其在交互体验、场景拓展和技术创新上的突破,成为展会焦点。据第三方机构预测,2025 年全球 AI 眼镜销量有望突破 550 万副,同比增长超 130%!标志着这一品类正从概念走向规模化普及。不难看出,AI 眼镜很可能成为消费电子的 “下一代入口”。AI 眼镜的崛起,本质是人工智能技术向终端设备的深度渗透。通过集成语音交互、视觉识别、实时翻译等功能,将传统眼镜升级为 “可穿戴的 AI 助手”。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AI 眼镜销量已达 234 万副,而随着芯片性能提升、大模型轻量化部署及续航技术突破,这一数字预计在 2030 年将攀升至 9000 万副。在消费场景中,AI 眼镜正扮演 “第三屏幕” 的角色:它既解放双手,又能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叠加信息,如导航提示、会议纪要、健康监测等。此外,AI 眼镜在工业巡检、医疗辅助等 B 端场景的应用也加速落地,推动行业进入 “C 端 + B 端” 双轮驱动阶段。因此,在技术不断突破以及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行业背景下,我们通过对AI 眼镜领域一些具备技术壁垒和产业协同优势企业的梳理。筛选了8家最核心的AI眼镜公司,欢迎探讨交流。(注:以下内容仅作行业科普,不构成投资建议,据市场公开资料整理。)第一家 光迅科技细分方向:光波导器件核心业务:作为国内光通信器件龙头,公司在平面光波导芯片及模组领域积累深厚,产品广泛应用于 AI 眼镜光通信模块。行业地位:参与多项国家光通信标准制定,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第二家 水晶光电细分方向:衍射波导技术核心业务:布局衍射波导、反射波导等 AR 显示技术,是全球少数实现 AR-HUD 量产的企业之一。行业地位:为华为、小米等头部企业提供光学组件,市占率居行业前列。第三家 联创电子细分方向:几何光波导与超薄镜头核心业务:依托光学设计优势,为国际品牌供应 AI 眼镜光学模组,覆盖轻薄化与高解析度需求。行业地位:光学组件市占率全球前三,客户资源覆盖苹果、Meta 等科技巨头。第四家 歌尔股份细分方向:光学模组与整机组装核心业务:全球 VR/AR 设备代工龙头,在 AI 眼镜轻量化、无线化设计领域技术领先。行业地位:深度绑定 Meta、索尼等客户,年产能超千万台。第五家 联合光电细分方向:光学组件定制核心业务:提供从镜片设计到光电产品的全链条服务,适配 AI 眼镜高精度成像需求。行业地位:国内光学光电子领域领军企业,客户包括华为、大疆等。第六家 太辰光细分方向:平面光波导晶圆核心业务:子公司瑞芯源掌握平面光波导芯片量产技术,打破国际垄断。行业地位:国产替代先锋,供应国内 80% 以上光通信企业。第七家 中光学细分方向:光波导器件制造核心业务:深耕光学镀膜与冷加工技术,生产高精度光波导器件。行业地位:国防光学技术转民用标杆,产品性能对标国际一流。第八家 苏大维格细分方向:衍射光波导镜片核心业务:自主研发微纳制造技术,实现衍射光波导器件规模化生产。行业地位:国内衍射光学领域龙头,与华为、小米等深度合作。随着国内企业在光波导、光学模组等核心环节的技术突破,以及政策对科技消费的支持,AI 眼镜是有很大希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下一个万亿级消费电子品类的。
我是阳总,一个乐于分享行业干货的朋友!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原创分享不易,您的分享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