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原副县长落网:戴着眼镜 文质彬彬 学历高 履历丰富 贪欲大
发布时间:2025-04-29 04:24 浏览量:41
段相霖是1972年11月出生的,来自安徽界首,今年53岁,学历不错,是上海交通大学经济管理与决策科学系技术经济专业毕业,还是安徽省委党校在职法学专业研究生,1996年7月步入职场参加工作。
你有没有想过,当年那些让人羡慕的“学霸”,毕业后会走上怎样的道路?是继续用才华和努力书写人生的辉煌,还是在权力与金钱的旋涡里迷失自我?最近,一位曾被称为“骄傲”的名校高材生,却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成为反腐风暴中的又一落马者。
2025年4月25日,安徽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阜阳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段相霖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审查调查。
消息一出,瞬间引爆舆论。作为一名副厅级干部,同时也是一所高校的领导,段相霖的落马,不仅揭示了个人堕落的悲剧,更揭开了教育领域反腐的又一重拳。
提起段相霖,很多人会想到他的“光鲜标签”: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学历高,履历丰富。
这样的人物,本该是地方治理的中流砥柱,却最终因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一时间,震惊四座!
段相霖,1973年出生,今年52岁。作为安徽本地人,他的求学之路一度让人称羡。
本科毕业于全国985名校上海交通大学,专业是含金量十足的经济管理与决策科学技术经济专业。作为一所顶尖学府的高材生,段相霖的名字或许曾经是家乡父老茶余饭后的骄傲话题。
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而是毅然回到家乡,投身于地方治理。
2011年,他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升任阜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开始步入副处级领导干部行列。
此后的十几年,他的升迁速度明显加快:从临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到阜阳市财政局局长,再到颍州区委书记,最终在2024年出任阜阳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跻身副厅级领导之列。
这一路,几乎每一步都踩在了“黄金位置”上,堪称仕途上的“开挂人生”。
谁能想到,这位曾被无数人羡慕的“优秀干部”,竟然隐藏着难以遏制的贪欲?
根据安徽省纪委监委的官方通报,段相霖因涉嫌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作为一名高校党委副书记,他的职责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然而,令人愤怒的是,他却将权力用在了腐败的道路上。
“人民赋予的权力,是用来干事创业的,而不是用来谋取私利的。
”这是反腐斗争中最常被提及的一句话,也是一记重重的警钟。
段相霖从地方基层一步步走到副厅级领导岗位,这29年的职场路不仅让他饱尝了权力的“甜头”,也让他逐渐沉溺在权欲的“泥潭”中。最终,他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也让自己的大好前程付之东流。
从普通科员做起,段相霖一路稳扎稳打,先后担任临泉县副县长、阜阳市财政局局长、阜阳市颍州区委书记等职务,最终进入阜阳师范大学,成为党委副书记。这一路走来,他的履历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既有地方行政经验,又有高校管理资历。
令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最终却没能守住初心,倒在了利益的诱惑面前。
近日,反腐风暴在教育领域刮得尤为猛烈。仅几天内,就有多名高校领导被查。
比如,吉林建筑大学原党委书记崔征、南方医科大学原党委常委兼副校长宁习洲,而这一次,阜阳师范大学的党委副书记段相霖也榜上有名。
阜阳师范大学,这所排名全国300多名的高校,拥有在校本科生约2.6万人,专任教师1194人,是安徽省内一所颇有影响力的高校。
作为校领导,段相霖本应肩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但如今却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给学校的声誉和师生的信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段相霖的违纪违法行为究竟发生在哪一段任职期间,目前尚未公布。
是他在地方行政工作时被权力和金钱腐蚀?还是在高校管理中滥用职权?无论如何,作为一名从政多年的干部和高校领导,他的行为都与“廉洁自律”的底线背道而驰,愧对师生的期待。
细数段相霖的履历,他的起点无疑是耀眼的。
这样的学历和经历,并没有成为他廉洁从政的“护身符”。相反,他的堕落轨迹更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些官员在权力与金钱面前的失控。
名校毕业、优秀起点,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最终的成败。
段相霖的落马,再次证明了“廉政”二字的分量。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你曾经多么优秀、多么辉煌,只要触碰了法律的底线,就必须付出代价。作为高校领导,他的行为不仅是对职业操守的背叛,更是对社会信任的伤害。
或许,段相霖的故事会成为一面镜子,警示更多人不要在权力与金钱面前迷失方向。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写道:“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段相霖二十余年深耕经济领域,从审批到管理,他无疑是个“能吏”。但如果只重能力而忽视德行,模糊了公与私的界限,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皖北干部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实绩是硬道理。”确实,段相霖的职场晋升,离不开他的“实绩”。
但“实绩”之上,更需要筑牢自律的堤坝。履历的厚度不是豁免牌,越是资深,越需如履薄冰。否则,曾经的“能吏”,也可能变成“能腐”。
有人说,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他爬得多高,而在于他是否能始终保持内心的清明。段相霖的落马,再次警示我们,能力和学历固然重要,但一旦丢失了原则和底线,无论曾经多么优秀,最终都可能沦为反面典型。
段相霖事件再次告诉我们:无论你职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贪腐,早晚会被揪出来!中央巡视组的“火眼金睛”让人无数次见证了正义的力量,而这场反腐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
“老虎要打,苍蝇要拍”,高校腐败也不能放过!反腐的意义,是为了惩治贪腐分子,更是为了恢复公平正义,重塑社会信任!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作者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