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湛手艺解游客燃眉之急
发布时间:2025-05-04 08:00 浏览量:29
李正刚为游客维修墨镜。
“您这镜腿金属连接部位有些变形了,得慢慢调整,急不得。”“五一”假期,在王府井大街大明眼镜店三层的修理服务台前,50岁的眼镜维修师李正刚耐心地向焦急等待的游客解释。
作为这家中华老字号资深的维修师,李正刚在这个假期里格外忙碌。从1日至3日,他修复了百余副眼镜,其中超过一半是外地游客的“紧急求助”:“有在登八达岭长城时掉了螺丝的,有在故宫游览时不慎把镜腿坐弯的……”李正刚一边整理工具一边说,“很多游客都是看到网上评价后专程而来的。”
从内蒙古包头来京旅游的李女士,举着几乎散架的眼镜推开店门时满脸焦急。“我去了好几家店,都说要返厂维修,可我明天就要返程了!”李正刚接过眼镜仔细检查,从配件工具箱里拣出一枚米粒大小的螺丝,十分钟后,镜腿完美复位。细心的李正刚还发现李女士双耳高度不一,特意微调了镜架弧度。“现在看东西再也不歪了,特别舒服!”李女士戴上眼镜后惊喜地说。更让她意外的是,这项细致的服务竟然分文未取。“除了需要第三方焊接的大损伤,我们小修小补一律免费,这是我们一贯的传统了。”李正刚解释道。
翻开服务台上摆放的一本《意见簿》,李正刚的服务赢得了众多顾客称赞。其中一页工整地写着:“李师傅技艺高超,让陪伴了我十多年的‘老伙伴’重获新生。”原来,这位留言的老人价值两千多元的墨镜在旅行途中不慎被踩坏,致使镜片脱落,镜腿严重弯曲。他跑了多家店想要维修,店家都表示无法修复。李正刚却用烘烤定型的手艺,仅用十几分钟就让这副“伤痕累累”的墨镜恢复如初。
“很多游客是冲着我们的手艺专程来的,别让人白跑一趟。”李正刚一边说着,一边用镜腿调整钳固定住眼镜桩头,右手持弯嘴钳细致地调整镜腿高低角度,动作精细得如同外科手术。
“调眼镜可不是简单的拧拧螺丝。”李正刚说,每副眼镜都需要根据佩戴者的瞳距、鼻梁高度和耳位高低甚至佩戴习惯,精确调整镜眼距、前倾角、镜架面弯等参数。有年轻同事开玩笑说他“摸一下镜架就知道主人是不是习惯推眼镜”,这手绝活儿来自李正刚从业30年的积累:从学徒时期每天记录顾客的佩戴反馈,到现在仍保持着研究每副眼镜佩戴习惯的职业敏感。
暮色渐浓,李正刚用绒布擦拭着刚修好的金丝镜架。窗外,王府井大街的霓虹照亮游客的笑脸,而三楼这方小小的工作台,正用细如发丝的螺丝和掌心的温度,守护着无数人“看清世界”的旅途。“能用自己的手艺帮到大家,特别是让来京旅游的朋友们不留遗憾,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李正刚说。本报记者 褚英硕 文并摄
- 上一篇:假如眼镜镜片有画质之分
- 下一篇:只要镜片没有碎,眼镜就能一直戴?千万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