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没有“万能公式”!选错眼镜=耽误防控
发布时间:2025-05-27 17:45 浏览量:41
近日,13岁的羽毛球爱好者陈同学在停戴角膜塑形镜半年后,因视力问题再度就医,经湘潭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副主任医师罗叶军诊断,其双眼近视加深且视功能受损。在医患协作下,通过配戴新型多点离焦眼镜并配合视觉训练,陈同学的视力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学习生活重回正轨。
运动少年遇视力难题:角膜塑形镜佩戴遇阻,半年后双眼近视
陈同学性格外向,热爱羽毛球、乒乓球等户外运动,但视力问题却成为困扰。此前,他被其他机构诊断为单眼近视并尝试佩戴角膜塑形镜,但因佩戴不适产生畏难情绪,仅坚持一周便停用。此后半年间,家长未采取其他防控措施,直至近期发现孩子频繁眯眼视物,才紧急前往医院复查。
经详细检查,罗叶军医生发现陈同学双眼均已出现近视,且视功能指标下降,存在调节灵活度不足等问题。
“近视防控需因人而异,尤其对活泼好动的青少年,选择适配性更强的方案至关重要。”罗叶军医生解释,考虑到陈同学对塑形镜的排斥,最终建议采用“多点离焦框架眼镜+视觉训练”的联合干预手段。
离焦眼镜+视训显效学习效率与用眼习惯双提升
陈同学母亲迅速采纳医生建议,为其验配离焦眼镜并定制视觉训练计划。两周后复查,陈同学反映课堂上看黑板清晰度显著提高,书写作业时因视物模糊导致的串行问题减少,学习效率提升。
此外,他在医生指导下养成了随身携带镜盒、清洁镜布的习惯,户外运动时亦更加注意保护眼镜,活动幅度虽较以往略收敛,但仍能保持日常运动爱好。
罗叶军医生强调,青少年近视防控需“早发现、早干预”,若某种方案执行困难,应及时调整而非放任不管。“离焦眼镜虽防控效果稍逊于角膜塑形镜,但结合视训可改善双眼协调能力,尤其适合配合度有限的儿童。”他提醒家长,每3至6个月的定期复查不可或缺,动态监测才能守住视力防线。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