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入局,AI眼镜市场即将爆发,国内芯片产业再临机遇期
发布时间:2024-08-15 18:02 浏览量:27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如果说2023年是AI大模型爆发的一年,那么2024年就是将AI与硬件相结合的智能产品爆发的一年。包括已经推出的AI手机、AI PC、AI手表、AI戒指等,其中受到最大影响的则是AI眼镜。
据多家媒体报道,尽管Vision Pro的销量不及预期,但苹果仍然在研发下一系列新产品,其中便包括一款类似Ray Ban Meta的AI眼镜。与此同时,市场中多款AI眼镜已经相继发布,包括华为、小米、Rokid等,也让国内的相关的芯片企业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
可穿戴设备加上AI似乎越来越成为当下的风潮,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有望达到5.597亿部,同比增长10.5%。其中智能眼镜速度最快,在2023年出货量增长128.2%,智能戒指、智能手表同比增长为34%与8.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今AI可穿戴设备种类丰富,品类繁多,但针对消费者而言,大多数的AI可穿戴设备的实用性存疑。比如由前苹果公司员工创立的初创企业Humane推出的一款可穿戴设备AI Pin,发布之初号称想要取代智能手机,但今年却面临着大量的退货。
此外,一些智能戒指、口袋AI设备等产品,都开始受到市场的质疑,原因在于,目前消费者已经拥有了智能手机与智能手表,那么这些智能可穿戴设备不过是将已有设备的功能重复一遍,那么为何需要多花钱购买这样一款产品能。
但AI眼镜却走出了别样的道路,比如2023年9月份Meta与雷朋眼镜合作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发布,截至目前三个季度内,这款产品销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副,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50万副。
与之对比的是,2023年全球AR眼镜的销量仅为50万台左右,即便是苹果的Vision Pro在2024年的预期销量也仅为50万台,这可以看出AI眼镜的含金量了。
同时,AR眼镜目前存在着性能、便携性、成本的不可能三角,而AI智能眼镜作为可穿戴设备,低成本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划时代高效率,是当前产业公认的AI最具性价比硬件落地方案。
AI眼镜之所以受到市场环境的主要原因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售价低,如Ray-Ban Meta售价仅为299美元(约合人民币2137元),第二则是随时可以拍照体验与实时翻译,第三为AI的加持,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或许看到了AI眼镜的巨大潜力,多家厂商都开始推出自家的AI眼镜产品。如华为推出华为智能眼镜2方框太阳镜,4月份小米米家智能音频眼镜悦享版正式开售,Rokid也对外发布了新一代AR Lite空间计算套装,蜂巢科技近期公开发布了界环AI音频眼镜。
苹果更是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下透露,目前苹果内部团队正在试验没有配备显示屏的智能眼镜,类似于Ray-Ban Meta智能眼镜,这款产品的用户主要通过自带的摄像头及 AI 大模型加持的语音助手进行互动。
作为一种集成了先进技术与多种功能的可穿戴设备,AI智能眼镜不仅会导入各家的AI大模型,还需要多种不同的芯片来支持其复杂的功能。
从产品上来看,AI智能眼镜最主要的芯片为处理器,比如高通骁龙AR1便是一款专为智能眼镜设计的处理器,它在功耗和散热方面进行了优化,能够支持从眼镜侧进行拍摄、分享或直播等功能,Ray-Ban Meta也采用了骁龙AR1。
由于AI智能眼镜本身的限制,因此对于所有相关芯片而言,不仅需要更小的体积,同时也需要保证低功耗、高集成、轻量化的设计。
存储芯片上,近期佰维存储公开表示为Meta智能眼镜Ray-Ban Meta提供了ROM+RAM存储器芯片,表明该公司有能力提供适合智能眼镜的存储解决方案。
同时,传感器也是AI智能眼镜中的重要一环,比如通过触摸来调节眼镜的音量,通过接近传感器来感知眼镜的佩戴情况,通过加速度计来检测运动和姿态。而国内在传感器领域相对较为成熟,如士兰微、纳芯微、华润微、歌尔声学等,都可以参与到此次的AI智能眼镜市场当中。
由于加入了AI交互,因此对于语音功能更为重视,包括语音识别芯片、音频功率放大器、音频编解码器等产品都将成为标配。
除了以上芯片产品外,还有如充电芯片、锂电保护芯片、过压+过流保护芯片、CMOS、LDO、MOSFET等,AI智能眼镜的兴起,有望为这些芯片产品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眼镜市场规模为1840.9亿美元,接近2012年智能手机市场规模2320亿美元,2023年全球仅太阳眼镜年销量就有约8.5亿副。有机构预测随着AI智能眼镜的不断迭代,AI智能眼镜将成为有视力矫正问题人群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未来AI智能眼镜市场有望成长为万亿级市场,为国内外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市场红利。
如今随着AI智能眼镜的起量,并且带动着国内外众多厂商的入局,有望创造出比拟TWS耳机的巨大市场。而今这个市场还在初期,但伴随着未来重磅产品的陆续发布,以及市场关注度的提升,也将为国内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机遇,有望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