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眼镜:AI眼镜会成为下一个“TWS耳机”级爆款吗?

发布时间:2025-06-09 17:49  浏览量:29

就在6月5日,高德地图旗下高德开放平台正式发布智能眼镜解决方案,和Rokid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要打造“AI+AR”导航新生态。2025年堪称AI眼镜爆发元年,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入局,一场“百镜大战”已然打响,今天咱就来唠唠这超火的AI智能眼镜!

AI智能眼镜不仅能够提供基础的视力矫正、遮光、装饰功能,还通过嵌入摄像头、麦克风、耳机、蓝牙、WiFi等电子模块,增加了拍摄、音频、通讯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多媒体体验。随着多模态大模型性能的持续提升,终端厂商开始将AI大模型搭载至智能眼镜,用户能够通过语音或触控板与大模型进行交互,实现智能问答、一键拍摄、实时翻译等一系列功能。

关于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的数据,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8.00亿美元。而在销量方面,预计2025年的全球销量将达到550万台,相较于2024年的350万台,增长了130%。中国市场虽然在2024年仅占全球总销量的3%,但随着消费者对AI智能眼镜产品接受度的提高,中国有望成为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的重要增长极。

据行行查研究中心资料显示,AI智能眼镜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的高科技设备,主要特点包括摄像头、传感器、麦克风、扬声器、电池、芯片和PCB(印刷电路板)等组件。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眼镜的功能组件,使其具备强大的交互性和实用性。AI智能眼镜不仅集成了相机、眼镜、墨镜和蓝牙耳机的多重功能,还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智能化音频体验。与侧重于视觉增强的AR眼镜不同,这款眼镜适配运动、户外、工作和学习等多种特定场景,拥有潮流美观的设计,并在佩戴的轻便性上表现出色,深受追求潮牌、穿戴舒适度和日常便携性的用户青睐。

AI智能眼镜要突破续航与算力瓶颈以实现全天候使用,需从硬件创新与软件协同两方面入手。在续航方面,当前智能眼镜普遍存在续航不足的问题,如Meta Ray-Ban标称续航约4小时,重度使用场景下甚至缩短至30分钟,且电池在寒冷环境下易快速耗尽,充电方式单一,不可更换电池也加剧了电子垃圾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探索固态电池和硅碳负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它们能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在不改变电池尺寸的情况下装下更高电量,从而延长续航时间。

在算力方面,AI眼镜受限于产品形态,难以搭载智能手机甚至PC级别的芯片,本地AI性能不足意味着更多依赖云端,导致语音助手反应速度取决于网络环境,延迟和稳定性难以保证,且AI计算与拍摄的双重负担让眼镜在高强度使用时续航更短。对此,一方面可等待芯片厂商推出更适合AI眼镜的芯片产品,如英特尔酷睿Ultra系列处理器在硬件端提供强大AI算力,XPU架构让AI负载得到合理分配;另一方面,厂商需在软硬件上不断优化,例如英特尔通过OpenVINO™大模型推理框架与AI PC工具链,构建覆盖模型部署、应用开发、设备协同的全生命周期技术体系,实现复杂模型由英特尔XPU架构加速运行,并通过统一API接口实现跨设备调用,同时将轻量化模型部署在眼镜端,复杂模型由AI PC运行,通过Wi-Fi 6/5G低延迟传输,以此突破算力瓶颈,实现全天候使用。

当前,AI智能眼镜已支持语音、手势、眼动追踪等多种交互方式,但部分操作仍需用户主动发起指令。未来,随着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发展,眼镜能通过环境感知和用户行为预判,实现更自然的交互。例如,在博物馆场景中,眼镜可自动识别用户注视的展品并推送讲解,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在超市购物时,眼镜能扫描商品并对比价格,甚至提醒用户过敏成分,实现“无感”服务。

传统智能眼镜因外观突兀、佩戴不适等问题,影响了用户体验。未来,厂商将通过时尚联名款和隐形化设计改善这一问题。例如,研发可调节屈光度的镜片,满足近视用户需求;采用镜腿集成技术,减少设备重量;推出多种尺寸选择,适应不同脸型,使眼镜更像普通眼镜而非“入侵物”。

未来的AI智能眼镜将具备更强的环境感知和用户意图理解能力。例如,通过更小、更精确的摄像头、深度传感器、眼球追踪和手势识别等技术,眼镜能准确感知环境、理解用户意图,并实现自然的交互。此外,设备端机器感知算法的升级,将使眼镜能生成精准的数据,追踪用户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方式,提供更智能的交互反馈。

在医疗领域,要针对手术、护理等场景进行技术适配。例如,在手术过程中,AI智能眼镜可实时获取患者病历、影像资料,为医生提供精准指导。像众阳健康研发的智能眼镜,内置护理智能体,能科学调度责任护士工作,自动智能计费、生成护理文书,革新传统“人工为主”的护理模式。同时,要优化眼镜的交互方式,使其更符合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提高操作效率。此外,还需构建医疗领域的生态,与医院信息系统、医疗设备等进行深度整合,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在工业领域,要满足工业巡检、远程协助、生产操作指导等场景的需求。在工业巡检中,AI智能眼镜可搭载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快速定位故障隐患。例如,首镜科技AR眼镜的AI缺陷检测功能,能识别设备温度异常、零件磨损等问题。对于远程协助,工人可通过眼镜与远程专家实时视频通话,专家能精准指导工人操作。在生产操作指导方面,可将生产步骤以3D动画形式呈现,降低培训成本,提高操作准确性。此外,还需加强与工业企业的合作,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定制化开发,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据行行查研究中心分析,AI智能眼镜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在2027年至2030年间,销量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智能眼镜将成为新一代通用计算平台和终端,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价值。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