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5年的石嘴山故事丨教育获得感更足支撑发展更有力

发布时间:2024-11-08 10:35  浏览量:15

教育是关乎每个孩子未来、每个家庭幸福的民生大计。

“大家好,欢迎乘坐蛟龙号,我们一起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吧。”走进市第二十小学VR教室,佩戴VR眼镜的学生仿佛置身于“蛟龙号”中,在智能小精灵的引导下欣赏着美丽奇幻的海底世界。美丽的珊瑚礁、漂亮的蝴蝶鱼、敏捷的蓝鳍金枪鱼……一一跃入眼底,仿佛触手可及。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的代表篇目。讲这篇课文,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并不难,但要达到“体会西沙群岛的美,激发热爱祖国情感”的教学目标,就需要进行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该如何设计呢?VR教室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有了VR眼镜的帮助,同学们对课本里的内容一下有了真切感受,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王宝娟说。

智慧阅读教室里,同学们手捧平板阅读器,登录自己的账号,挑选心仪的图书,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里面有2万多本书籍可供学生选择,字号、阅读模式等都可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进行调整,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开展阅读。”教师杨慧说。

在线互动教室里,教师王雄雄正在上数学课。同时聆听这堂课的还有宁夏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二站小学的师生。“我校与二站小学、市府佑小学结对,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模式,发挥现有信息化设备的最大效能,开展城乡学校互动,实现‘双师课堂’、教育资源共享,为更多乡村学生提供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同时也给两校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市第二十小学副校长王玉香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不过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市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深耕教育行业30余载、今年即将退休的教育工作者袁宝艳对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市教育发展变迁感触尤深。

作为一座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人口的发展,厂矿企业办学成为石嘴山发展教育事业的一大特点。上世纪60年代末,为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问题,辖区内许多厂矿及农场办起了子弟学校。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城市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石嘴山教育事业也有了较大发展,政府和企业共同办学,并采取谁办学、谁主管的方法。此举基本上满足了适龄儿童入学的要求。

“我小学在原乌兰矿小学就读。那时候教学设施很差,教室里‘三条腿’的桌椅有不少,桌面、椅面没有平整的,都是坑坑洼洼的木制桌椅。”

“初中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的老家读书。”

“高中时,我回到石嘴山,在原石炭井矿务局一中就读。那时教室里的黑板都是水泥砌成的,操场是沙土石子铺成的,一间教室里有60多名学生,特别拥挤。百里矿区的高中生都在这里就读。”

“1990年7月我从宁夏大学毕业,当年8月在石炭井矿务局乌兰矿中学任教。教了10年政治,又教了8年语文。2007年,企业学校全部移交政府,我被分配到隆湖一站学校,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2007年首次招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以下简称特岗教师),来自天南地北的大学生大量来到石嘴山市,他们大都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爱岗位、能吃苦,教学也更专业。仅大武口区2013年、2014年两年就招收了400多名特岗教师,他们如今都成了各中小学校的中流砥柱。”

袁宝艳的受教育经历和从教生涯也一定程度见证了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近年来,我市举全市之力支持教育、倾斜教育、发展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政府保障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广泛开展田径、足球、篮球、武术等20余个训练项目,组建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生社团,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多元化选择需求。

集团化办学、结对帮扶等措施让群众眼中“家门口的好学校”多了起来,让“好资源”打破地理空间限制,惠及资源较薄弱的中西部、乡镇课堂。“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何必往远跑”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共识。

2010年以来,我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开足马力,全速进入快车道:农村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教育扶贫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学校师资更趋合理,“大班额”问题初步缓解,城乡学校差距逐步缩小,标准化学校工作成效明显,改善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了各中小学校基本建设,城乡教育发展同步推进……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更加充实。一幅“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教育画卷正徐徐展开。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