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暴禁止有隐患 优化推送为上策——堵不如疏,正确引导青少年用手机

发布时间:2024-12-05 15:14  浏览量:17

新加坡《海峡时报》12月3日文章,原题:堵不如疏,一味禁止青少年玩手机可能适得其反

凭借一条记录自闭症妹妹日常生活的短视频,29岁的安德利纳·泰收获900万次浏览和100万次点赞,让人们不仅了解自闭症人士的生存困境,也感受到其乐观的人生态度,纷纷摘去有色眼镜。照顾自闭症妹妹的视频收获了包括自闭症患者家庭在内许多的友好评论。

社媒是“i人”的舒适圈

尽管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暖心故事,呼吁禁止青少年使用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声音仍越来越大。荷兰、美国、英国等国家陆续颁布青少年手机禁令,澳大利亚议会更是推出16岁以下少年儿童禁用社交媒体的法令。在科技时代中,青少年手机禁令是否合理?关键在于社交媒体的使用方式。

人们担心的是青少年受到网络负面影响,例如,有人在攀比中变得沮丧,有人因过度接触色情、暴力或极端主义内容遭受心理创伤。近日,新加坡学校有男学生制作、传播女学生的色情深度伪造图片,进一步引发新加坡社会对技术滥用的担忧。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社交媒体的积极层面。研究表明,很多15—24岁的青少年会通过社交媒体表达自我、寻找同好、联系朋友、支持彼此,这让社交媒体成为“i人”(通常指性格内向的人——编者注)的舒适圈。

除了人际交往外,社交媒体有很多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内容,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思考并享受生活。因此,政府、父母、老师和孩子们,都需要更全面地看待社交媒体。

社媒与心理健康无明显关系

面对社交媒体,一味规劝年轻人远离可能适得其反,学者们发现禁令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尽管“青少年模式”可以一定程度限制孩子们使用社交媒体,但他们仍能想到其他办法“无限制”玩手机。此外,禁令将监管重任轻飘飘地推给父母,实际上是逃避责任。有专家称,禁令会让孩子们转向缺乏监管的网络灰色地带,变得更加脆弱。

有研究表明,使用社交媒体与心理健康变化并无明显关系,不会导致抑郁。相反,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更需要社交媒体的帮助。因此粗暴禁止显然不是最优解,不妨换个思路,让青少年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社交媒体。

首先,我们应帮助青少年了解使用手机的心理和动机。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有三个基本需求对我们的幸福至关重要:首先是自主权,即对行为和决定的掌控感;其次是能力,即有效执行任务的行动力;最后是联系,即与他人产生互动关系。满足上述需求,我们就会更加幸福并感到满足;反之,我们就会沮丧、困扰或孤独。有研究表明,心理需求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的年轻人往往更加沉迷于社交媒体,那种无助、无能、孤立的感受,需要通过社交媒体或电子游戏排解。

让孩子成为手机的“主人”

要解决青少年手机成瘾的问题,优化社会环境举足轻重,这需要学校、父母等共同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们更多选择,帮助他们建立自尊自信,为他们创造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机会。此外,社交媒体公司也有义务保障青少年网络安全,重新评估现有算法推送机制;政府应考虑规范企业行为,让青少年真正成为手机的“主人”。

让孩子们有意识地优化账号推送,多看积极内容,能够改善其使用体验,塑造其批判性思维。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新的内容生成工具如雨后春笋,短视频内容创作进入井喷阶段,所有年龄段用户的辨别能力都将面临新的考验,而孩子们往往难以识别网络诈骗或深度伪造内容,容易受伤。针对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和手机的问题,要改善他们的使用体验,提升其辨别真伪能力,赋予其自主使用的权力,而非简单粗暴地禁止玩手机。作为引路者,监管者绝不能屈服于道德困境,选择那些看似简单、实则隐患无穷的“一刀切”手段。(作者安德鲁·易等,华安译)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