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AI眼镜或成首个“出圈”的AI智能硬件

发布时间:2024-12-27 08:02  浏览量:4

中新经纬12月27日电 题:AI眼镜或成首个“出圈”的AI智能硬件

作者 刘刚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近一个多月,AI眼镜市场迎来了一波热度升温。Rokid、Snap、Meta、百度、Looktech、雷鸟创新、闪电科技、XREAL等品牌纷纷发布了智能眼镜相关产品,而三星、OPPO、vivo、华为、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布局AI眼镜项目。

大模型的发展是驱动本轮AI眼镜热潮的关键因素。过去,AI眼镜等中端产品主要依赖小模型和专用模型,由预设规则驱动。但如今,大模型的引入使得这些产品具备了更好的人机交互效果。大模型驱动的数据处理方式,让AI眼镜能够实时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并给出更精准、更广泛的回答,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这种从规则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使得AI眼镜迎来巨大发展前景。根据Wellsenn XR的报告,2029年,AI智能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预计到2030年后,AI智能眼镜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到2035年,AI智能眼镜销量有望达14亿副。

在诸多AI智能硬件中, AI眼镜更有可能率先实现“出圈”。AI耳机、AI玩具、AI音箱等,在发展轨迹和市场接受度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AI耳机通过引入交互功能,实现了如同声传译等革命性的变化;AI玩具和音箱则通过智能化和互动性,赢得了儿童和家庭的喜爱。然而,AI眼镜作为最接近人体感官的智能设备,在提升人机交互体验、获取更广泛知识和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AI眼镜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场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AI眼镜有望在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成为AI智能硬件领域的佼佼者。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00%以上。

从行业竞争格局看,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AI眼镜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AI眼镜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稳定的头部效应,多家企业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AI眼镜产品。聚焦细分市场、强化技术合作是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可行的策略之一。企业应通过深入了解特定领域的需求和痛点,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同时,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的技术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或另辟蹊径寻找差异化竞争路径也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AI眼镜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教育领域,AI眼镜可以成为学生的智能助手,提供即时的学习辅助和互动体验;在医疗领域,AI眼镜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远程诊疗和手术操作,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娱乐领域,AI眼镜则可以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游戏和观影体验。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深化,AI眼镜有望成为AI智能硬件领域的核心产品,引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AI眼镜等智能设备加快发展的同时,其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应当受到重视。一方面,AI智能硬件的加速渗透,势必带来海量IoT(物联网)设备边缘算力需求的提升。如何满足算力供应并高效地将算力资源分配到需要的地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技术实现层面来看,当前保障算力供应跟得上发展节奏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的完善。5G甚至6G网络的发展,以及边缘侧计算设备的布局,都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标准规范的制定是影响AI智能硬件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供应链风险,需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和国际合作;对于标准规范制定,则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努力,推动形成统一、开放、透明的标准体系。(中新经纬APP)

标签: 眼镜 出圈 刘刚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