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我退伍回家时,去拜访老班长,惊闻噩耗后我做出了一个决定

发布时间:2025-04-20 01:14  浏览量:28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老班长走了?怎么可能,他上个月不是还打电话约我去钓鱼吗?"我手里的啤酒瓶重重地放在桌上,有点酒水溅了出来。对面的老陈脸色黯然,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

那是1995年夏天,我退伍回到老家已经快两个月了。刚回来那会儿真不适应,连觉都睡不好。部队那些条条框框的习惯一下子改不了,每天天不亮就醒了,躺在床上发呆,想着现在连队里的战友们该出早操了吧。

俺爹看我整天闷闷不乐,就拍拍我肩膀说:"小军啊,你这样可不行。你老班长不是在县城工作吗?去看看他,顺便找个活干。"

我爹说的老班长叫王海涛,是我入伍时的班长,后来转业到县武装部工作。新兵连那会儿,他对我特别照顾。记得有次我站岗时打了个盹,被值班军官抓了个正着,罚我站了一宿。半夜老班长偷偷给我送来热水和馒头,还骂骂咧咧地说:"臭小子,站岗睡觉,你是想把咱全班拖下水啊?喝口水,别冻着。"

第二天,他又在训练场上对我喊得最凶。这就是老班长,表面上凶,背地里比谁都关心我们。

我拿了两条老班长爱抽的红塔山,坐上了去县城的中巴车。车上挺挤的,大多是赶集的乡亲。邻座是个拎着竹篮的大婶,篮子里装着几只活鸡,一路咯咯叫个不停。

"小伙子,当兵的吧?"大婶打量着我的板寸头。

"嗯,刚退伍。"

"我家那小子也在当兵,在南方。"大婶笑着说,"你们当兵的都好,有出息。"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当兵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让家里人有面子吧。

路上,我想起了和老班长的许多事。新兵连第一个冬天特别冷,我和老班长一起站岗。北方的冬夜冷得刺骨,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还是冻得哆嗦。老班长见我实在挺不住,就把自己的棉手套硬塞给我:"乡下来的娃娃咋这么怕冷?接着,往手上哈口气,搓一搓,记住了,千万别跺脚,

值班排长巡逻会发现。"

"班长,那你戴啥?"

"少废话,我当兵三年了,这点冷算啥。"老班长嘴上这么说,其实冻得脸都发青了。

汽车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颠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县城。我按老班长留的地址,找到了县武装部。

"同志,请问王海涛班长在吗?"我走到门卫室,问那个打瞌睡的老大爷。

"王海涛?"老大爷愣了一下,"你找他啥事啊?"

"我是他原来部队的兵,退伍回来看看他。"我拍了拍手里的烟。

老大爷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他喊我等一下,然后拄着拐杖慢吞吞地走进了办公楼。没一会儿,出来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干部。

"小伙子,你是王海涛的战友?"

"是啊,首长。我叫张军,是老班长在北方某部带的兵,前两个月退的伍。"我下意识地站直了身子。

眼镜干部叹了口气:"小张啊,你来晚了。王海涛同志上个月出事了,已经...牺牲了。"

我愣在那里,脑子一片空白。老班长怎么可能没了?他才三十出头啊!前阵子打电话还说等我退伍了一起去钓鱼呢!

"是...是出啥事了?"我声音都变了。

"抢险救灾。上个月咱县遭了暴雨,山洪爆发,他带队去解救被困群众,人被冲走了。"眼镜干部说着,声音也哽咽起来,"老王是条汉子,走得很光荣。"

我站在那里,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老班长那么年轻力壮,那么能耐,咋说没就没了呢?

眼镜干部看我反应不过来,就带我去了食堂坐坐。他给我倒了杯热水,又细说了老班长出事的经过。

那天县里连降暴雨,山区一个村子被洪水围了,老班长带人去疏散群众。转移最后一批老人孩子时,上游突然山体滑坡,洪水猛涨。老班长把一个小女孩推上了救生艇,自己却被冲走了。

听完这些,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这不就是老班长的性格吗?在部队里他就这样,啥苦啥累都抢着干,有好处都留给我们战友。

有次野外拉练,我水壶漏了,老班长二话不说

把自己的水给了我一半。那鬼天气热得要命,回营地的路上,他渴得嘴唇都裂了,还笑着说:"小子,当兵就得练这个,真打起仗来没水喝咋办?"

吃过饭,眼镜干部又带我看了老班长的遗物。一套旧军装、几个笔记本、一堆书,还有个相册,里面有连队的照片。我翻到其中一页,看到了我和老班长的合影,那是我得了"训练标兵"时拍的。老班长站我旁边,像是他得了奖一样高兴。

我央求眼镜干部把这张照片给我留个念想,他爽快地答应了。临走前,他告诉我老班长的家人住在县城东边,问我要不要去看看。

我点点头,拿着地址,搭车来到了一个普通的小区。按门铃后,开门的是个三十来岁的女人,眼睛红肿,看得出刚哭过。

"嫂子好,我是海涛班长以前部队的兵,叫张军。"我有点不自在地介绍自己。

老班长媳妇听说我是他丈夫的兵,马上把我让进屋。屋子不大,但收拾得整整齐齐,和老班长爱干净的习惯一样。墙角蹲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摆弄着一辆玩具坦克,见我进来,怯生生地喊了声"叔叔好"。

"这是小浩,他爸总跟他讲部队的事。"嫂子擦了擦眼睛,"你们连队的照片他爸都给他看过,说等他长大了也要去当兵。"

小浩走过来,怯生生地问我:"叔叔,你认识我爸爸吗?他什么时候回来啊?妈妈说他去出差了。"

我蹲下来,看着这个跟老班长长得很像的小家伙,一时不知道说啥好。嫂子赶紧解围:"爸爸的任务很重要,要很久才能回来,你要乖乖的等他哦。"

在老班长家里坐了会儿,听嫂子讲了些老班长转业后的日子。他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干啥都带着军人劲头,工作特别卖力,休息时间还经常帮小区里的孤寡老人干活。

临走时,嫂子递给我一个信封:"这是你班长留下的,说如果有老部队的人来,就给他们。"

回到住处,我打开信封,里面是张纸条和两百块钱。纸条上写着:"老兄弟们,如果退伍后路过县城,别忘了来找我。手头紧的

话,这点钱应急用,不用还。部队的情谊,一辈子都忘不了。王海涛。"

看着这张字条,我再也控制不住,蹲在床边哭得像个孩子。

第二天,我找到了老陈,他是咱县退伍军人协会的负责人。我把老班长的事告诉了他,问有啥法子能帮到老班长的家人。

老陈听完,想了想,问我:"张军,你回来找到工作没?"

我摇摇头:"还没呢,正在找。"

"这样,咱县退伍军人协会正缺人手。工作不难,主要是联系县里的退伍老兵,组织活动,还有帮助有困难的军人家属。你要不要来试试?"

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我来!"

从那天起,我开始了在退伍军人协会的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帮老班长家人申请抚恤金和补助。同时,我还发动县里的退伍军人给小浩成立了个学习基金,保证他能好好上学。

每个月,我都去看望老班长家人,陪小浩玩,辅导他功课。看着他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像他爸,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安慰。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小浩不但顺利完成学业,还考上了军校,成了名军官。他入伍那天,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看他穿上军装的那一刻,简直就是年轻时的老班长站在那里。

如今,我在退伍军人协会干了二十多年,帮了不少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每当有人问我为啥这么热心这份工作时,我就会掏出那张我和老班长的合影,讲起那个教会我啥是真正军人精神的人。

老班长常说,当兵不光是在部队那几年,退伍了也得保持军人样子。我想,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在得知老班长牺牲后,决定接过他的班,继续他没完成的事。

这个决定不但改变了我的人生,也让我明白了老班长常说的那句话:"咱当一天兵,就是一辈子的兵。"

每年清明,我都带着小浩,现在应该叫王连长了,一起去看老班长。站在墓前,我总会敬个标准的军礼:

"老班长,您放心,您的兵还在岗。"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