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不足道的一切》:大世界里的小日子,微不足道又弥足珍贵
发布时间:2025-06-05 22:22 浏览量:77
丁小武遇到了中年危机,他办的工厂生意惨淡面临倒闭,而与自己关系淡薄的父亲老年痴呆了,一向唯唯诺诺的他不顾妻子的反对,搬到了父亲的宿舍,担负起照护义务。之后,随着父亲离世,女儿成家,丁小武的生活似乎迎来了新篇章。但是命运弄人,丁小武被确诊患了帕金森病……
这个故事来自哲贵最新创作的中篇小说《微不足道的一切》,首发于《收获》2024年第3期,于2025年6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小说讲述了信河街一家三代三四十年间五味杂陈的生活故事,刻画了普遍又私密的中国式情感关系,剖析人性的复杂,描绘时代的变迁,探讨生命的意义。
大世界里微不足道的一切,是每个家庭小日子里滚烫的烟火和刻骨的爱恨。
中国式家庭近半个世纪的“泪”与“笑”
哲贵
作为“70后”作家,哲贵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他特别擅长刻画小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写风格。在《微不足道的一切》里,他捕捉并描摹了独特的中国式情感关系,深度追索亲情在现代社会的撕裂与缝合。
丁小武因为年轻时与同事一段若有若无的感情而被妻子柯又红“拿捏”,柯又红与丁小武的父亲因为一个卫生间结下梁子不相往来,女儿坚持与有家族遗传性肝病的学弟结婚而与母亲柯又红决裂……时光流转,丁小武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找到了自我的意义,照护着患有帕金森病丈夫的柯又红诚觉世事皆可原谅,离散的一家人因为新生命的诞生而重新聚合。
从“不亲”到共处,从对峙到接纳,这一家三代之间的相处,映射了中国乃至东亚传统家庭普遍存在又难以言说的疼痛与和解。哲贵在书中这样描写母女之间微妙的情感:“有点陌生,却又如此亲近;有点疏远,却又如此亲密;有点忐忑,却又如此安然;有点排斥,却又充满好奇。两个人离得如此之近,却好像远隔万水千山;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敏感又克制的思考,他让人物剥洋葱似的层层剖白,在他波澜不惊的笔调里是一个人在命运旋涡里跌宕起伏的一生。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我们“一地鸡毛”,我们衰老死亡,但我们也欢声笑语,迎接新生,不放弃对奇迹的期待,好的坏的,照单全收。
在信河街故事里照见时代的缩影
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耸立着一些闻名遐迩的坐标,比如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马尔克斯的马孔多、莫言的东北高密乡等,哲贵则在信河街上构筑着他森罗万象的小说宇宙。
哲贵相信“每个作家都有各自的使命”,他观察四五十年里社会的飞速发展,探察人们隐微的精神世界,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于乡土中国的现代商业社会的审美特质,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丁小武从模具厂工人到打火机厂合伙人,再从打火机配件厂老板到眼镜配件厂老板,串联起信河街的产业变迁。在下一代的经历中,女儿丁点点从教师转行做旅游记者,又辞职办了旅行社,女婿季增石从经营网络公司到开网店,互联网、自媒体的触角在每个人的生活里潜滋暗长。时代的浪潮拍打在每个人的身上,激荡起连绵的回响。
哲贵在大约五万字的篇幅里,从容不迫地层层推进,将家庭叙事嵌入改革开放的宏大背景中,让丁家的悲欢成为社会转型的注脚。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策略,使《微不足道的一切》超越了家庭伦理的范畴,书写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生存困境里活出的生命尊严
《微不足道的一切》传递的特别动人的力量,在于它不止步于展示生活之痛,而是在创伤中寻找继续前行的勇气。
约十年间,丁小武一边照顾连拉屎拉尿都要帮忙的失智父亲,一边根据妻子的要求经营眼镜配件厂,但他似乎从又苦又累的生活中品味出了充实和幸福。当他确诊帕金森病,这个几乎瘦成骨架的男人开始以近乎自虐的晨跑对抗肢体的衰败,只要身体“活”过来了,就又是一条好汉了。
“父亲是个沉默的人,沉默的人往往自尊,什么事都放在心里。”哲贵用一支笔慢条斯理地戳中当代人的痛点,揭露命运对人无情却又不可避免的捉弄,试图将人们未能言说的心里话表达出来。他观照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沉浮,与他者的恩怨,以及生理上的病痛折磨与精神上的孤独挣扎。小说通过描写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人格的剥夺,探讨老年失能、照护伦理等社会议题,叩问生命的意义。
歌曲《世界赠予我的》唱道:“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创作者希望听众可以在“受伤后被治愈,掏空后被填满”。《微不足道的一切》刻画了绝望中的希望、对抗中的和解、渺小中的伟大,它既是对中国式家庭的情感解剖,也是献给所有努力生活的人们的备忘录。
生命的尊严不在完满,而在破碎处的坚持;亲情的本质不是血缘捆绑,而是在坠落时刻的彼此托举。当我们学会在疾病、衰老与离散中拥抱彼此的脆弱,那些微不足道的一切,便是我们恨过、爱过、活过的证据。(供图:浙江文艺出版社)
责编: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