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问题眼镜 守护眼睛安全

发布时间:2025-01-08 10:36  浏览量:2

高燕艳康媛娜

作为框架眼镜的替代品,隐形眼镜因具有装饰性美瞳的作用深受大众青睐,隐形眼镜用户数量也日趋庞大。因直接覆盖在角膜表面,隐形眼镜等第三类医疗器械与眼组织紧密接触,若存在产品质量不合格、不规范管理及销售等情况,极可能对使用者眼睛造成细菌感染、角膜损伤、视力下降等严重损害,所以需要更为严格的监管。

广东省汕头市检察机关在办理违规销售隐形眼镜公益诉讼案件时,发现该情形并非个案,认为该领域可能存在监管缺失的盲区,通过实地摸查、调取资料,发现经营者在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隐形眼镜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通过进一步研究,检察官发现调整搜索字段便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搜索平台上搜出全市办理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情况。据此,广东省汕头市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思维,研发违规销售隐形眼镜等医疗器械公益诉讼监督模型。该模型紧抓“必须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才能销售隐形眼镜”这一要素特点,通过获取行政机关对外公开的相关数据,研判不同数据间的差异,缩小监督对象范围,再通过现场调查核实,精准锁定违规经营者,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有效打击行业违法行为。

一、模型构建

数据来源: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平台获取本地已经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信息。

在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取本地注册登记的眼镜店经营者信息。

数据分析:

第一步,筛选已经申请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眼镜经营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平台获取本地所有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数据,查询时可以直接输入要搜索的区域名称,比如在搜索栏中直接输入某某市,该查询平台就会出现该地区所有已获得许可证的企业列表。其他需要办理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企业数据也可在上述平台获取。

第二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网络平台查询获取眼镜相关经营主体的注册信息,查询时可以限定搜索区域为本地。如果上述途径无法获得该项数据,也可直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取。另外,如果查询的是其他行业,如经营医用面膜行业,只需将上述路径中的“眼镜”替换为其行业关键词汇即可,如“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

第三步,将上述两步获取的数据以“企业名称”作为两张表的关联字段进行比对,从中发现没有申请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主体。

第四步,在第三步比对出来的没有申请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主体中,重点关注企业名称中带有“眼镜”或“视力”“视”等关键字的数据、经营范围中带有“眼镜销售”“销售眼镜”等关键字的数据。其他行业可以重点关注其行业关键词,如“医用面膜”之类。

第五步,对筛选出的数据,经检察人员现场调查后,进一步核实经营主体未申办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者备案的情况,确定监督线索。

二、应用实效

聚焦民生关切,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汕头市检察机关聚焦隐形眼镜、美瞳等第三类医疗器械不合格、不规范管理、销售等违规行为可能侵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情形,累计摸查辖区内销售隐形眼镜企业88家,已开展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22件,制发检察建议22件,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和公民人身权利。

数据获取便捷,建模思路清晰可行。该模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公开数据资源,有效解决了建模过程中“数据获取难”的工作痛点。如在提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信息时,灵活调整行政机关搜索平台上的搜索字段,便可实现让行政机关的公开数据“为我所用”;在提取企业经营信息时,充分利用市场化的信用信息查询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即可拓宽获取数据的来源渠道。应用该模型工作诉求清晰,贴合公益诉讼检察官的办案思维,只需用到两方数据,办案人员容易借鉴复用。同时,模型底层应用逻辑清晰明了,用Excel表就可以实现所有需求,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搜索平台上的各种数据繁多,模型拓展应用时还可延伸到医用面膜行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派生潜力。

推进系统治理,打通全链条监督。小模型,大功效。依托该模型,汕头市检察机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治违规销售隐形眼镜等第三类医疗器械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推动个案办理向系统治理延伸,实现医疗器械安全领域类案监督,有效规范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行业,消除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隐患。该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后,得到了各级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条线办案人员的认可,在多地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模型应用逻辑清晰的典型特点,多地检察院在复用时将其拓展到第二类医疗器械监管领域,不断优化并增设模型应用场景。

(作者单位:广东省检察院、广东省汕头市检察院)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