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25:AI与AR眼镜“百镜竞逐”,智能可穿戴进入黄金时代
发布时间:2025-01-13 10:23 浏览量:4
一年一度的 CES 2025 在拉斯维加斯如期举行,各路科技巨头与新兴玩家纷纷登场。最受瞩目的无疑是“智能眼镜”这一版块,从 AI 驱动的轻量化拍摄、翻译眼镜,到注重沉浸式空间计算的 AR 设备,众多厂商在此集结,渲染出一场声势浩大的“百镜竞逐”。
1.崛起:轻量化功能与价格策略取胜
最先抢占媒体头条的,依旧是来势汹汹的 AI 眼镜新品。它们主要聚焦于“拍摄、翻译、助理”三大功能,希望像智能手表一样让消费者一戴就离不开。
Rokid Glasses 与 BOLON 眼镜的联合之作堪称 AI 眼镜代表之一。与此前专注娱乐体验的 AR 产品不同,Rokid Glasses 砍掉了观影、游戏等功能,转而主打 AI 多模态交互、实时翻译、健康提醒等“刚需应用”。
在 CES 现场,它以单绿色 Micro-LED+衍射光波导的方案出圈,轻便度与佩戴舒适度得到了不少好评,吸引了许多海外观众驻足体验。
同样受关注的还有 雷鸟 V3。它在官方发布会上直接对标 Ray-Ban Meta,不仅在拍摄、音质等方面大幅升级,还整合了定制化大模型以提供更多场景化的 AI 服务。希望通过搭载“猎鹰影像系统”与“通义千问”合作,提升语音翻译、拍照识别等功能的准确度。
雷鸟创新此举也被行业视为“抢在风口爆发前建立品牌壁垒”,以应对 2025 年可能到来的“百镜大战”。
此外,李未可科技带来的 AI 拍摄眼镜 View 与 闪极 loomos 均聚焦轻量化与社交分享场景。李未可在去年推出了主打 AI 语音交互的 Meta Lens Chat,积累了第一波用户口碑后,此次的 View 进一步强调高清拍摄和多场景融合。
与此同时,闪极则依托在国内版“AI 拍拍镜”上积累的市场经验,将同样的硬件方案输出海外,并结合 GPT-4o 语音助手打造 loomos 高端系列。
由此可见,这些新品的共同特征很清晰:功能聚焦、重量可控、售价亲民。它们希望借由降低使用门槛,迅速打开更广泛的消费级市场。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那从 Rokid 创始人 Misa 在发布会上透露的出货目标可见一斑——30~50 万台的年度销量,足见品牌对短期内快速爆发的期待。
2.坚守:空间计算与沉浸式体验并行
与 AI 眼镜的“轻量快跑”策略相比,AR 眼镜厂商更偏向“深耕技术与场景应用”,在光学方案、空间交互、模块化系统方面持续迭代。
Rokid Cupcake 作为 Rokid Max 系列后续产品,注重便携性与隐私性,强调同时看到虚拟画面与真实环境的“混合现实”体验。它在展会上获得 CES 创新奖及 Best of CES 等多项殊荣,可见其在 AR 领域的技术积累被业界认可。
XREAL One 也在本届 CES 上颇具声量。凭借自研 X1 芯片,XREAL 做到了延迟低至 3 毫秒、原生 3DoF 能力,既为车内娱乐、家庭游戏等场景提供大屏沉浸感,也与外部硬件厂商积极展开跨界合作。
面对 AI 眼镜市场的火热,XREAL 仍保持谨慎的态度,表明他们并不急于在 AI 赛道上快速推新,而是更注重产品的技术完整度与用户体验的可持续性。
至于 雷鸟 X3 Pro 及 INAIR 空间计算机套装,则分别从光学突破和办公场景切入,探索 AR 眼镜的商业潜力。雷鸟创新在这一代产品中应用 RayNeo 波导,与美国应用材料合作减少彩虹纹的干扰,将 AR 成像推向更清晰与稳定。
竞品方面,INAIR 则聚焦“便携办公”,提供眼镜、主机、键盘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试图在远程办公、移动作业等细分场景占据一席之地。
3.两种路线相互交织
纵览今年 CES 的展馆不难发现,不少 AR 厂商悄然推出或预告了自家 AI 眼镜,而更多专攻 AI 眼镜的企业也在延伸更沉浸、更复杂的 AR 形态。AI 与 AR 之间的边界正日益模糊。
正如 Rokid 一方面发布 AI 拍摄眼镜,另一方面还在全面升级自家 AR 生态;雷鸟创新也在“Meta,Beyond”的发布会上同时展出拍摄眼镜与 X3 Pro。这些例子都表明,很多厂商选择“两条腿走路”,一手抓当下流量热点,一手坚守长期技术积累。
相比之下,像 XREAL、INAIR 等则更注重 AR 的深度与完整度,对 AI 的跟进并不急迫。他们的观点是,等到 AR 硬件成熟,AI 功能自然而然就会嵌入进来,届时产品的可玩性与体验会更上一层楼。这两种思路并无绝对对错,核心要看企业在市场与技术间如何做出平衡。
4.“百镜大战”背后:如何跑得更远?
无论是已量产的 AI 眼镜,还是方案尚在打磨的 AR 设备,各家厂商都在暗暗蓄力。技术硬实力(算法、光学、交互)、用户体验(佩戴舒适度、应用广度)、价格区间(低门槛 or 高端精品)这三大要素,决定了一款产品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赢得用户。
显而易见,“百镜大战”不会只是概念层面的炒作。2024 年底以来,超过 40 家厂商宣布入局 AI 眼镜,AR 领域的参与者也在不断扩张。在这样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里,真正能够幸存并壮大的,或许只有十来家。
再过一年,当新一批 AI 眼镜、AR 眼镜走进更多线下门店并进入更多细分场景,人们会对这类可穿戴设备的接受度进一步提升。到那时,我们或许才能真正判断哪些产品能在功能、体验、价格三方面找到最佳平衡,也才能初步看出谁会成为新的“时代先驱”。
5.我们的观点
随着 AI 与 AR 不断融合,智能眼镜的竞争日趋白热化。Rokid、雷鸟、李未可、闪极、XREAL、INAIR 等企业都在探索自己的生存之道:或抢占 AI 风口,或坚守 AR 技术,或两手并举。
在 CES 2025 的舞台上,这些新品让人们看到了智能可穿戴的更多可能性,也预示着今后一年将是行业大规模洗牌与进化的关键时刻。究竟谁能成为“AI+AR 眼镜时代”的下一个苹果或特斯拉?也许不久后,答案就在我们眼前。
本文基于 CES 2025 展会现场及各品牌官方信息整理,最终市场表现仍有待进一步观望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