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度数眼镜,为何白天清晰晚上却模糊?深度解析来了!

发布时间:2025-01-26 18:38  浏览量:7

不少人有过这样的体验:眼镜度数适配,白天视物清晰,一到晚上却模糊不清。这一现象背后,高阶像差起着关键作用。

光线进入眼睛,需经角膜、晶状体等结构折射聚焦到视网膜上成像。理想状态下,光线精准聚焦,成像清晰锐利。但实际上,眼睛并非完美光学系统,存在像差,高阶像差就是其中复杂且影响较大的部分。

什么是像差:

实物成像和你看到的成像之间的差距。就好比说现在的手机像素都比较好,照出来的相片都比较接近实物,越接近像差越小。

像差分为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是低级需求,一个高级需求。

低级需求(低阶相差):

能分辨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如果你屈光不正就会看不清,不戴眼镜对生活会有明显影响。

高级需求(高阶像差):

就是球差、慧差等很细微的差距,能看清,不戴眼镜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视觉效果会差一些,主要体现在夜间视力的表现上。

常见的高阶像差类型:

1、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 当光线通过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时,中心和边缘的光线不能在同一个焦点汇聚,导致图像模糊。

2、彗差(Coma): 这种像差使点光源看起来像拖着尾巴的彗星,通常在夜间观察星星时更加明显。

3、三叶草像差(Trefoil): 这种像差会导致视力出现三叶草形的模糊图像,通常由角膜表面的不规则性引起。

4、四叶草像差(Quadrafoil): 四叶草像差使图像出现四叶草状的失真,通常也是由于角膜不规则引起的。

高阶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1、视物模糊 高阶像差会导致视物模糊,尤其是在夜间或光线不好的情况下。这时,你可能会看到物体的边缘变得不清晰,甚至出现重影。

2、眩光和光晕 在光线较强或对比度较大的环境中,高阶像差可能会让你看到眩光和光晕。这种现象在夜间驾驶时尤为明显,车灯和路灯可能会让你感到刺眼和不适。

3、对比度下降 高阶像差会降低图像的对比度,让物体看起来不够鲜明。这会影响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体验,比如阅读和看电视时感觉不舒服。

4、视觉疲劳 由于高阶像差的存在,眼睛需要额外努力来聚焦,这会导致视觉疲劳,甚至引发头痛和眼睛干涩。

那夜晚的视力为什么会有更明显的像差存在?

一、瞳孔变化 “放大” 高阶像差影响

人的瞳孔会根据光线强度变化。白天光线足,瞳孔缩小,进入眼睛的光线主要通过瞳孔中心区域。这部分区域产生的高阶像差较小,对视力影响有限,眼镜能较好矫正视力,所以视物清晰。

到了晚上,光线暗,瞳孔放大。此时,更多周边光线进入眼睛,而周边区域产生的高阶像差显著增加。高阶像差会使光线不能精准聚焦在视网膜上,成像变得模糊、扭曲。就像相机镜头边缘成像不如中心清晰,瞳孔放大让眼睛这一 “镜头” 的周边像差问题凸显,干扰眼镜矫正效果,导致晚上视力下降。

二、夜间光线复杂加剧高阶像差干扰

白天以太阳光为主,光线均匀稳定。眼镜在这种环境下,能稳定发挥矫正作用,高阶像差影响相对固定。

夜晚人造光源复杂,路灯、车灯等光谱、强度和方向各异。这些光线进入眼睛时,高阶像差会与光线的不规则性相互作用。比如,强烈的车灯直射,光线经眼睛折射产生的高阶像差会引发眩光、光晕现象。这些现象进一步扰乱视网膜成像,使眼睛难以分辨物体细节,即便眼镜度数合适,也会感觉视物模糊。

三、眼睛状态变化使高阶像差影响更明显

经过一天用眼,晚上眼睛易疲劳。此时,睫状肌调节能力下降,晶状体形状改变受限,影响眼睛对光线的正常折射,间接改变高阶像差的分布和大小。同时,夜间视觉主要依靠视杆细胞,其对光线敏感度高但分辨率低。为适应弱光,眼睛需收集更多光线,这使得瞳孔扩大,进一步加重高阶像差对成像的干扰。相比白天视锥细胞主导的视觉,晚上视觉受高阶像差影响更大,导致眼镜矫正效果大打折扣。

了解高阶像差在其中的影响后,如果晚上视力模糊问题严重,可考虑佩戴特殊设计的眼镜,如针对减少高阶像差优化的镜片,或及时就医检查,评估眼睛状况,改善夜间视力体验。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