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概念龙头公司-研发实力大比拼:卓翼科技、胜利精密、国星
发布时间:2025-01-28 18:35 浏览量:7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 眼镜正以迅猛之势闯入大众视野,成为智能领域的新宠儿。从 CES 2025 展会宣传海报由 AI 生成,主题人物佩戴的 AI 眼镜,到预计参展企业众多的 “AR/VR/XR” 板块,都预示着 AI 眼镜的火爆程度。2025 年更是被预测为 AI 眼镜爆发的元年,业内称之为 “百镜大战”。
AI 眼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往,我们需要多种设备才能实现拍摄、听歌、翻译、会议记录等功能,如今,一副小小的 AI 眼镜就能轻松搞定。它不仅是视力矫正或时尚装饰的配件,更集成了先进技术与智能功能,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比如在工作中,通过 AI 眼镜可以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无需频繁切换电脑或手机界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娱乐方面,借助增强现实(AR)技术,能带来沉浸式的游戏和观影体验,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虚拟世界;在医疗健康领域,医生可利用它进行手术导航、实时查看医学影像资料,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还能用于远程医疗,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教育领域,为学生提供虚拟实验室和实地考察的机会,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反馈。
随着 AI 眼镜市场的持续升温,众多企业纷纷入局,其中卓翼科技、胜利精密、国星光电、亿道信息、水晶光电、亚世光电这六家公司脱颖而出,成为 AI 眼镜概念的龙头企业。它们在研发实力上各有千秋,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这六家公司的研发实力,一探究竟谁才是 AI 眼镜领域的 “王者”。
卓翼科技在研发投入上可谓不遗余力,2023 年投入研发费用 583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99% ,2024 年上半年在研发方面投入了 2744.17 万元,同比增 20.07%。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为其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网络通信、全屋智能、AIoT 等产品制造领域,卓翼科技掌握并储备了多项核心技术,如无线通信技术 Wi-Fi6/Wi-Fi7、蓝牙、4G/5G、毫米波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消费电子业务领域,更是形成了从产品设计、研发、智能制造到测试验证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是行业内领先的智能制造领军企业之一。这些技术储备为 AI 眼镜的研发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例如,Wi-Fi7 技术的应用,能让 AI 眼镜实现更高速的数据传输,提升用户体验;物联网技术则可使 AI 眼镜与其他智能设备实现无缝连接,拓展其应用场景。
胜利精密在研发方面有着独特的战略布局。在复合集流体产品研发上,自 2019 年以来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 5 亿元,2024 年该项目研发投入占总研发费用的比例已超过 50% 。在光刻机项目上,也耗资 8 亿元人民币,虽目前不生产光刻机零部件产品,但已完成光刻机核心部件的组装,包括光源、对准、曝光等系统,并正在进行设备的调试和优化 。
在复合集流体领域,胜利精密积累了超过 50 项相关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产品导电率相比传统集流体提高了近 20%,重量降低了约 15% 。这些研发成果不仅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于 AI 眼镜中一些对材料性能有高要求的零部件制造,也可能提供技术借鉴。比如,AI 眼镜的电池续航一直是个难题,胜利精密在复合集流体上的技术优势,或许能助力研发出更轻薄、续航能力更强的电池,从而提升 AI 眼镜的整体性能。
国星光电在 LED 封装领域深耕 50 余年,作为国内 LED 封装行业的先行者,早在 2002 年就在全球首创基于片式发光二极管的指示模块,并首次应用在家电领域,2004 年开始生产 LED 显示封装器件,是中国大陆最早生产表贴 (SMD) RGB LED 的企业 。其自主研发的 “高清显示用 LED 器件” 已广泛应用于户内外显示屏、电影屏、虚拟拍摄、安防监控、会议论坛等显示领域,凭借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色深、宽色域等优良特性,连续多年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
在智能穿戴领域,国星光电也积极布局。已开发出可应用于智能手表或手环、智能耳机等设备的健康感测系列产品,并提供超高清显示技术方案。比如针对智能手表或手环推出了接收器 4437 系列及发射器 2516 系列、接收器 3220 系列及发射器 1816 系列等健康感测系列产品,具备体积小、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等特点,可为智能穿戴设备的监测血氧、心率等功能提供技术支持 。在智能耳机方面,推出的 1217 传感信号接收器、F1005 系列 LED 及 VCSEL 发射器,体积小、抗干扰性能强、稳定度高,能通过与耳廓的紧密贴合,精准接收信号,实现心率、血氧值的实时监测 。
在 Micro LED 技术上,国星光电基于自主研发的巨量转移技术路线,成功点亮 1.84 英寸 Micro LED 全彩显示屏 nStar Ⅲ。该屏像素间距缩小到 0.078 毫米,分辨率 360*480,可实现屏幕峰值亮度大于 1500 尼特,在强光照射下仍可保持高清显示画面,相关技术成果有望在 Micro LED 手表等智能穿戴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也为 AI 眼镜的显示技术发展提供了方向。这些技术和产品布局,让国星光电在 AI 眼镜显示技术方面具备深厚的潜力,有望为 AI 眼镜带来更清晰、更出色的显示效果。
亿道信息在研发投入上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实力。2024 年研发费用超 2 亿元 ,2024 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就达到 1.65 亿元,同比增长 36.81% 。截至 2024 年 9 月,研发人员占比超 47%,同比增长 26.3% ,如此高比例的研发人员占比,为其技术创新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
在 AI 技术研发上,亿道信息成果显著。推出了 AI 眼镜全链路解决方案 SW3010,该方案集成了 AI 语音助手、AI 识物、翻译等多模态 AI 功能,实现了用户与设备之间更加自然、流畅的交互方式 。这款 AI 眼镜搭载新一代骁龙智能眼镜芯片平台 - AR1,具备电源优化、散热设计等功能特点,还配备 JINGOS1.0 操作系统,通过端侧降噪、回声消除、SVA (语音活动检测)、本地命令词识别等技术,实现 Always-on 的多模态 AI 交互 。系统支持语音、手势、按键等多种交互方式,适应不同使用场景。在拾音、拍照、图像处理、视频优化、国内外 AI 模型导入、与 AIPC、家庭智算中心及 AIoT 链接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度优化 。虽然目前该产品仍处于客户导入、开模及深入优化阶段,暂未达到量产阶段,但已在 “2024 中国移动创客马拉松 AIx 云算终端专题赛” 总决赛中拿下总分数排名第二以及荣获 “最具潜力奖” ,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水晶光电在光学领域堪称技术底蕴深厚的 “老大哥”。作为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专家,公司依托光学冷加工、半导体光学、光学系统设计等核心技术,在薄膜光学、半导体光学、精密制造等领域拥有强大的综合竞争优势。从 2002 年成立发展至今,水晶光电实现了从光学元器件起家,到切入智能手机产业链,再到与大客户 ODM 深度合作并积极布局汽车与元宇宙领域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目前,水晶光电已构建起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产品矩阵丰富。其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红外截止滤光片及组立件(IRCF)和窄带滤光片(NBPF)产销量居全球前列,3D 深度成像、光学元器件、增强显示(AR)组件、半导体封装光学元器件、微纳结构加工光学元器件等产品,均已应用于全球知名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监控、工业应用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中 。在消费电子领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摄像头模组,为提升图像质量和用户体验提供了重要支持;在汽车电子领域,随着智能驾驶和汽车互联的发展,其相关产品在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为汽车的智能化和安全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水晶光电的主要客户集中在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领域。在消费电子领域,直接客户主要是下游的模组厂商,产品终端客户包括海内外主流的智能手机厂商,在 CCTV 安防监控、数码相机、金融支付、智能家居、无人机、运动相机等领域也有产品应用;在汽车电子领域,是整车厂的 AR-HUD Tier 1 供应商,已配套长安深蓝、吉利、东风岚图、长安马自达等多家主机厂,并获得十余个定点项目,除 AR-HUD 外,也与主流的激光雷达厂商保持紧密业务合作,供应玻璃基激光雷达视窗片产品 。
在 AI 眼镜相关技术上,水晶光电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布局。在显示端的光波导技术、光机里面的元器件和其他用于成像及传感的元器件均有业务布局,重点布局反射光波导和体全息波导。在反射光波导技术上,经过多年技术沉淀和实践攻关,已经在全彩、高分辨率、大视场角等关键性能上取得突破,目前正集中力量攻克反射光波导的量产难题,计划在未来实现更高层次的批量生产能力 。其在薄膜光学、光学冷加工、半导体光学等方面的技术积累,能为 AI 眼镜提供高质量的光学镜片、滤光片等关键光学部件,提升 AI 眼镜的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
亚世光电是一家专注于显示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在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其产品涵盖黑白液晶显示屏、黑白液晶显示模组、TFT 液晶显示模组,黑白及三色、四色、E6 电子纸显示模组等,并专注于触摸屏的设计与制造,能够提供一体化的显示和触控解决方案 。2023 年,亚世光电的液晶显示模组占公司营收 82.25%,营收 5.46 亿元,毛利 1.11 亿 。
在研发投入上,亚世光电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2023 年研发投入为 2990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4.50% ,2024 年 1-9 月,研发投入为 2154.88 万元,营收占比 4.11%,与 2023 年基本持平,略高于 2022 年同期 。截至 2023 年末,公司研发人员为 235 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超过 10%,拥有 127 项境内专利,包括发明专利 17 项、实用新型 110 项,此外,还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 6 项 。
亚世光电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具备先进的研发设备和实验条件,覆盖了从硬件电路设计、驱动 IC 开发到嵌入式软件设计等多个领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在硬件研发方面,具备先进的电路设计和模组组装能力,能够自主开发和优化液晶显示屏的驱动电路,并灵活应对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在软件研发方面,专注于显示驱动程序和系统集成的开发,软件工程师熟悉多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并且能够为不同的硬件平台提供定制化的驱动程序和用户界面解决方案 。公司还开发了搭载安卓或 Linux 系统的整套工控屏,为工业控制提供高效、可靠的人机交互解决方案 。
在 AI 眼镜相关领域,亚世光电的研发团队一直持续关注开发有关 AI 眼镜应用的显示屏产品 。其在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纸显示模组方面的研发成果,对于 AI 眼镜的显示效果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例如,电子纸显示产品具有超低功耗、高对比度、超宽视角、阳光下可视、护眼等优良特质,若应用于 AI 眼镜,将为用户带来更舒适的视觉体验,同时也能降低 AI 眼镜的能耗,延长使用时间 。
通过对卓翼科技、胜利精密、国星光电、亿道信息、水晶光电、亚世光电这六家 AI 眼镜概念龙头公司研发实力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各自的优势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卓翼科技凭借多元技术储备,为 AI 眼镜研发提供全方位支持;胜利精密在复合集流体等核心领域的研发成果,有望为 AI 眼镜零部件制造带来突破;国星光电在显示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能让 AI 眼镜的显示效果更上一层楼;亿道信息重金投入 AI 研发,推出的 AI 眼镜全链路解决方案备受期待;水晶光电深厚的光学技术底蕴,为 AI 眼镜提供高质量光学部件;亚世光电多样的显示产品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也在为 AI 眼镜的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AI 眼镜行业前景一片光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AI 眼镜将在功能、性能、佩戴舒适度等方面不断优化和提升。其应用场景也将进一步拓展,不仅在消费电子领域大放异彩,还将在医疗、教育、工业等更多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在技术发展趋势上,AI 技术与光学技术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实现更强大的智能交互和更清晰的视觉体验;芯片技术的升级将提升 AI 眼镜的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降低功耗;材料科学的进步将使 AI 眼镜更加轻薄、耐用 。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AI 眼镜的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有望成为智能穿戴领域的下一个爆款产品。
对于广大科技爱好者和投资者来说,AI 眼镜行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持续关注这六家龙头公司的发展动态,以及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变化,共同见证 AI 眼镜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