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字深度思考:AI眼镜的格局、困局、破局

发布时间:2025-04-18 08:09  浏览量:14

原创 ZeR0 智东西近期大模型在云端大规模训练后,可通过模型蒸馏、剪枝压缩等手段,在保持可用精度前提下显著缩小模型体积,使得移动端、PC、可穿戴设备等资源受限的硬件上也能进行推理,满足实时性、隐私与安全、成本优化、网络带宽与可用性等需求。那么如何在眼镜形态下部署生成式AI?边缘计算与云协同的平衡点在哪里?芯原股份首席战略官、执行副总裁、IP事业部总经理戴伟进认为,眼镜只是计算机的一个部分,它是和手机和服务器一起协同的。当前“百镜大战”的玩家,既有小米、vivo这样的手机厂商,也包括百度、字节这样的互联网大厂,还有Rokid、雷鸟等专注于做AI/AR眼镜的老玩家。哪一类玩家会占据更多AI眼镜市场份额?对此,上海道禾源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傅琰琰谈道,一个理想型眼镜公司具备四个特点:有手机,有端侧模型,有云端模型,有IoT生态。她认为自带高算力、带云端算力的企业天然有优势,传统硬件厂商也积累了相当深厚的经验,预计3-5年有大模型、有云端能力的手机大厂的机会要大于纯互联网大厂、纯硬件大厂的机会。她进一步补充说,因为现在的业态很丰富,如果这个格局成立的话,那么纯硬件厂需要快速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不断迭代产品,当用户心智已经被完全占领后,可能还会有一些新锐硬件厂用一些特殊方式解决一类特定需求,或许还会有一些创业机会。在任何命题下,时间窗口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约束条件。林麟认为,AI/AR眼镜的老玩家只是略有领先,但现阶段小小的领先不代表什么,很难依照现有这些公司所取得的成就,判断它们将来能够走到什么样的地步。主观上,他并不希望再出现手机厂商继续独打天下的场面,反倒希望“三足鼎立”的情况能够持续得尽可能久一些,让这三类不同公司做出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产品,这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将是福音。高亢从行业角度出发,谈到过去几年,手机厂商在耳机、手表等领域取得很大的领先优势,但并没有把市场统一。眼镜与手机厂商拥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能够找到自己的特点,有可能会出现新的大玩家,也有可能到最后,有的手机厂商会掉队,反而单独的硬件厂商或互联网厂商会起来。眼镜有趣的地方就在于行业还有机会,目前没有人能够遥遥领先、一统天下。06.结语:AI/AR眼镜发展迎来关键之年随着科技发展,以AI/AR眼镜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正逐步成为连接虚拟与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这些设备可以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和越来越强大的本地AI处理能力,给人们的生活及社交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升级体验。2025年极有可能成为AI/AR眼镜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更多大厂及新锐企业的入局,不仅能够加速AI/AR眼镜产品的成熟,而且将显著提升消费者的整体认知度。谁会成为AI/AR眼镜大战的阶段性赢家,产业走向令人期待。(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智东西】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原标题:《8000字深度思考:AI眼镜的格局、困局、破局》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