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概念:“6朵金花”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25-05-04 16:34  浏览量:36

AI 眼镜作为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自 2024 年上半年起,其全球出货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据专业预测,2025 年全球 AI 眼镜出货量有望达 1000 万台,而到 2030 年,全球 AI 眼镜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攀升至 5340 亿元。

这一增长趋势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需求的持续增长。从技术研发角度看,芯片性能的提升、算法的优化等都为 AI 眼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ODM 领域的翘楚核心逻辑:天键股份与全球头部客户建立深度绑定关系,为软银 ThinkAR 的 AiLens 提供 ODM 服务。其产品以 37 克的超轻重量以及 10 小时的续航时长,成为消费级 AI 眼镜的标杆性产品。该公司自研的 AI 眼镜在音频、拍摄、智能交互等功能上实现全面覆盖,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将突破 50 万台。技术壁垒:在技术方面,天键股份能够复用声学技术,将降噪算法应用于 AR 场景,并且与莫界科技合作研发树脂光波导方案,实现光机模组的自研。这种模式兼具成本控制和性能提升的双重优势。

AI 眼镜检测认证的领先者核心逻辑:信测标准是国内少数具备 AI 眼镜全项检测能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其检测服务涵盖安全、EMC、光学性能等多个测试环节,为华为、小米等头部客户提供服务。增长驱动:随着 AI 眼镜功能复杂度的不断提升,例如多模态交互功能的加入,检测需求随之增加。而且,AI 眼镜的单机检测费用相较于传统智能硬件提高了 2 - 3 倍。

无线充电芯片的佼佼者核心逻辑:由于 AI 眼镜需要高频次充电,美芯晟的磁共振无线充电芯片能够实现 5cm 的远距离充电,适配眼镜、耳机等小型设备,并且已经进入天键股份的供应链。技术亮点:该芯片的转化效率高达 85% 以上,有效解决了眼镜腿狭小空间内的散热难题。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其出货量同比激增 300%。

轻量化结构件的核心供应方核心逻辑:宜安科技为 AI 眼镜提供液态金属铰链和镁合金镜框,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实现超轻量化,相比铝合金减重 40%,其客户包括 Meta、Rokid 等。产能优势:宜安科技的东莞基地新增 10 条压铸生产线,到 2025 年结构件产能将达到 2000 万套 / 年,足以满足爆品量产的需求。

安克创新

C 端品牌化的突破者核心逻辑:安克创新凭借海外渠道优势(为亚马逊 TOP3 电子品牌),推出 AnkerEye 系列 AI 眼镜,主打实时翻译和 AR 导航功能,以 199 美元的定价切入大众市场。差异化:通过 AI 算法轻量化实现本地运行(无需联网),这一特色使其在欧美众筹平台募集到超千万美元。

接口器件的领先者核心逻辑:AI 眼镜对高频数据传输有需求,显盈科技的 Type - C 接口模组在全球占据 30% 的份额,为苹果 Vision Pro 供应链供货,单模组毛利率超 45%。技术突破:显盈科技开发出微型化连接器,体积缩小 50%,能够适配眼镜腿内部空间的极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