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先要学会本分
发布时间:2024-11-29 15:01 浏览量:11
智能眼镜自诞生之初起,“替代手机”就成为了它的终极使命。
2007年1月9日,当乔布斯在旧金山发布第一代 iPhone 的时候,智能手机的三个核心特征同步得到确立:一块触控荧幕、具备全面的娱乐功能、支持打开浏览器上网获取信息。
然而就在5年后,当智能手机尚在早期普及阶段时,谷歌石惊天地将一款注定属于未来产品,提前从科幻电影中带到了消费者面前。
被谷歌称为“登月计划”的 Google Glass,开始了对智能手机的全面追赶。Google Glass 先进的棱镜投影技术能够显示邮件、短信、导航等信息,这是对标手机的荧幕。用户可以通过内置的 500 万像素摄像头完成第一人称拍摄,并通过棱镜投影回看影片,这是向手机的影音娱乐功能看齐。Google Glass 还支持语音搜索交互,用户可以问询一些天气、股票价格等知识类问题,这是对标手机的上网功能。
谷歌所做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 Google Glass 成为人们每天都能戴在眼镜上的“智能手机”。
但它能够取代手机吗?显然不能。就算在2024年,智能眼镜的屏幕都无法做到与手机屏幕交互的那般自如。更不必说 Google Glass 怪异的造型,以及一颗时刻让人感到不安的摄像头。
作为行业里第一个吃螃蟹的,Google Glass 的失败丝毫没有动摇其追随者们对于智能眼镜这一产品形态的探索。
行业对 Google Glass 的失败进行了海量的归因分析,包括营销策略、落地场景缺失、市场接受度等问题。其中美国科技媒体 Verge 明确指出,Google Glass 提供的许多功能(如语音拍照、导航)在智能手机上同样可用,但手机的体验更好、更便捷。
这反映出的根本问题,还是 Google Glass 无法形成和手机的差异化体验。
对于显示技术的疯狂迭代,是后 Google Glass 时代的主旋律
图像是用户获取信息集成度最高的形式,手机逐渐大屏化的发展趋势正是这一点的外在表现。
而眼镜是最为贴近人眼的设备,其能够营造的沉浸式视觉体验相较于手机具有很强的先天优势。那么既然要形成差异化体验,那就先从显示功能开始干起。
发现产品技术上的短板并用工程思维去解决,这是谷歌这类科技公司最擅长做事情。
在这一阶段,伴随着全息投影、Micro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的迭代,智能眼镜的显示性能飞速提升。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产品有微软 Microsoft HoloLens、Oculus Rift、HTC Vive 系列等,也就是我们熟悉的VR设备。
这些智能眼镜尽管在技术细节有所不同,但它们给用户的共性感受都是尺寸更大,造型更科幻。
欲戴“眼镜”,必承其重。无论厂商再怎么强调产品的人体工学设计,但重量问题依旧无法回避。长期佩戴后面部、头部的疲惫感是当时智能眼镜用户最真实的状态写照。
当智能眼镜厂商终于费尽千辛万苦,实现了顶级显示效果之后,他们却发现还需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贫瘠的软件生态。
单论游戏娱乐场景,VR/AR 游戏始终是一个小众的赛道。VR 和 AR 内容的制作需要专业团队和设备,制作周期很长。而对于用户而言,设备昂贵且沉重,还得家里有大空间,因此 VR/AR 游戏终究是无法满足用户长期、反复游玩需求。尽管一些爆款的VR游戏也曾实现了破圈的效应,但它们的数量相比于手机游戏、PC游戏而言,简直就是九牛一毛。VR设备在消费者手中,绝对是处于长期吃灰的状态。
除了VR游戏以外,头显设备供应商主推的其他专业级场景(医疗、工业设计之类),几乎全部脱离了日常的消费级场景,因此对于制造商来说,依靠大量出货摊薄成本的逻辑就走不通了。
智能眼镜似乎陷入了一种性能越好,越脱离日常消费级场景,目标受众也随之变得更加狭窄的怪圈之中。究其根本原因,我们认为是智能眼镜一味在显示技术上的迭代,造成了产品形态的急剧膨胀,与眼镜便携、日常佩戴的特征背道而驰。
Vision Pro 唱响了显示技术迭代的终章
苹果 Vision Pro 项目开始于2015年,这个项目依托苹果在声学、光学、软件开发生态多年的技术经验,凝聚了2000 多名设计师、工程师8年时间的辛苦和汗水,前后共花费了数十亿美元。
Vision Pro 是当前时代智能眼镜皇冠最闪耀的明珠,没有人会在体验 Vision Pro 后否认它带来的震撼体验。单论它的两块 Micro OLED 显示屏幕,合计造价就已接近500美元。在实现双眼接近8K的显示效果的同时,像素密度达到惊人的 3400 PPI,是 Meta Quest 3 PPI 的三倍,远超我们在智能眼镜视距内的 PPI 分辨极限。
在 WWDC 2023 Vision Pro 首度问世之后,尽管大家都对它高昂的售价有了心理建设,但无论是行业从业者还是大众消费者,都暗暗对这款 XR 时代的集大成之作抱有乐观的预期。特别是对于从业者而言,他们期待看到 Vision Pro 证明智能眼镜这条路的正确性。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发售不到一年的 Vision Pro 竟已几乎成为苹果“最短命”产品。我们通过复盘智能眼镜上半场的发展历程,Vision Pro 的滑铁卢似乎也是一种必然。
消费电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包含了成本、功能、外观、续航、应用、需求等诸多相互影响的元素。从历史上看,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单靠堆叠性能的方式来赢得市场,这一点对于智能眼镜亦然,对于苹果来说也不例外。
Vision Pro 的大力并没有怼出奇迹,它的失败只证明了一点:在无视成本将所有功能打磨到极致的前提下,消费者仍然不会选择为未来科技支付高溢价。
2Meta 给出的答案:越接近传统眼镜,成功概率越高Meta 与雷朋公司合作打造的第一代智能眼镜 Ray-Ban Stories 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关注。直到 2023 年 2 月,它的月活用户只有 2.7 万,不到整体销量(30 万副)的 10%。
惨淡的市场并没有浇灭 Meta 与 Ray-Ban 合作的信心,2023 年 9 月更名为 Ray-Ban Meta 的第二代智能眼镜产品再度登场。
出乎预料的是,第二代 Ray-Ban Meta 上线后迅速收获了市场的热烈欢迎。仅仅过了几个月,Ray-Ban Meta 的销量就超过了上一代 Ray-Ban Stories 两年销量的总和。The Verge 在今年 5 月统计过,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 100万部,2024年全年出货量预计将超越 150 万部。
让我们拨回时钟到2019年,当 Meta 决定和 Ray-Ban 母公司依视路鲁卡逊集团(EssilorLuxottica,后简称依视路)商讨智能眼镜项目的时候,扎克伯格就确立了一个宗旨:先拿出一副Ray-Ban眼镜,保持外观一致,再研究如何在不破坏外观、影响重量的前提下,将智能技术嵌入其中。
Meta 的策略和上一波 VR/AR 眼镜的路径有着显著的区别,扎克伯格并没有急于给 Ray-Ban Meta 添加屏幕显示的功能,而是聚焦于打造一款将耳机和运动相机“缝合”起来、小而美的穿戴设备。
Meta 合理的产品定位实际上也更加精准地定位到了当下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买Ray-Ban Meta 眼镜的大部分消费者,首先是为品牌买单,其次是为眼镜里的相机耳机消费,最后才是顺带体验下Meta AI的魅力。”这是行业人士对于 Ray-Ban Meta 消费者所做的画像分析。
Ray-Ban Meta 产品经理可南在一则访谈中提到,消费者对于 Ray-Ban Meta 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如何定制镜片、验光方不方便、款式是否时尚、有没有补贴等传统配镜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而对于 Ray-Ban Meta 的科技属性的关心度则比较低。据统计,科技类用户则更加关注 Ray-Ban Meta 的拍照摄影功能,这部分人群在购买者中的占比达到了 42 %。
Ray-Ban Meta 相比于其他智能眼镜产品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型号、配色很多,单论框架而言,足有 22 副眼镜框架可选,就是精准定位到了消费者对于外观的优先需求。
在推出一个新兴科技产品时候,开发者们往往会从自我出发,陷入一种“极客思维”,即过于强调产品的前瞻性、理想性,而忽视了其作为终端消费品本身应当具有的实用性。历史上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产品很难跨越早期市场,这也是上一轮VR/AR 智能眼镜失败的原因,而 Meta 则成功地规避了这一点。
Meta 眼镜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雷朋(Ray-Ban)品牌对于美国民众来说可谓是家喻户晓,它隶属于依视路集团,前身是1937年创立于美国本土的墨镜品牌博士伦。
Meta 与雷朋的合作决策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消费者对于智能眼镜本身的美观性、舒适感、实用性的高度关注较高。而时尚感,这一打消普通用户在公共场合佩戴智能眼镜心中不安感的关键显得更为重要。雷朋作为时尚品牌,解决这些令科技厂商棘手的问题,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雷朋有两大经典的眼镜款式,Aviator 和 Wayfarer。它们的佩戴者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壮志凌云》中的好莱坞影星汤姆·克鲁斯、著名摇滚明星鲍勃.迪伦。在美国,无论是主流政商艺术界还是小众群体,都十分认可雷朋品牌。美国媒体将它们并称为“史上最流行墨镜”,足以证明它们时至今日仍不过时。
极高的品牌价值自然带来了极高的品牌溢价。雷朋眼镜的价格普遍在150-300美元之间,属于中高端的墨镜产品,根据依视路逊梯卡 2024 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集团毛利率约为 63.28%(主要由雷朋贡献),因此我们把雷朋看成墨镜领域内的奢侈品也毫不为过。
受益于此,Ray-Ban Meta 这款产品能够依照成本进行定价,因此它的利润水平相较于Meta其他的硬件产品也更加可观。
Ray-Ban Meta 的定价策略也极其高明。首先在美国配眼镜,特别是近视眼镜这件事本来就很贵。根据 VSP 的统计数据,一副镜框的平均售价在 230 美元左右。
而与之相比,一副普通的、不含智能功能的 Wayfarer 墨镜售价是 249美元(不包含配镜服务)。
Ray-Ban Meta 基础价格299美元。这意味着,用户只要再多支付50美元的价格,就可以获得 Meta 技术加持的智能眼镜,外观相同且具有更多的功能,重量也差不多,当你不开启任何智能功能的时候,它与普通墨镜无异。
对于 Ray-Ban 原有的目标客群而言,他们只是多花了 50 美元就买到了 Meta 提供的全套智能化方案。而如果用户参加医保的话,选择线下配镜服务还能享受很大比例的费用报销,甚至都无需自掏腰包,何乐而不为?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依视路逊梯卡集团电话会中他们表示,公司在最近的一整个财年内销售额同比大涨 23% ,其中 Ray-Ban Meta 则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增量作用。Ray-Ban Meta 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 60% 的雷朋专卖店中是最畅销的产品。
Ray-Ban Meta 的成功给行业的答案已经是写在明面上了,即智能眼镜越接近传统眼镜就越容易成功。
3“百镜大战”决胜因素不在于技术优劣而在于综合实力Ray-Ban Meta 市场成绩,直接激发了当前全球 “百镜大战” 的局面。
根据公开信息及渠道消息,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至少 50 家公司正在推进智能眼镜项目。其中包括小米、华为、百度、字节跳动等领军企业,也包括雷鸟、影目、Rokid等上一波智能眼镜浪潮中崛起的新兴厂商。海外厂商中,苹果、三星、谷歌等巨头也都在跃跃欲试。
然而想要复制 Ray-Ban Meta 的成功路径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Ray-Ban Meta 的功能实现起来并不难。在国内供应链上找个白牌眼镜厂商,采购声学模块和蓝牙模块,开发一个接入开源大模型手机 app 似乎就可以。
这样的产品早就已经出现了,甚至比 Ray-Ban Meta 更早。拼多多上的“AI智能音频眼镜”价格普遍不超过100元,还能给你240小时的超长待机时长。
显然,如果这个逻辑能成那就没有 Meta 什么事了。
另一方面这也同时说明,智能眼镜真正起量爆发的堵点,恰恰不在于硬件技术。
首先,眼镜作为一项经过数百年迭代的设计产物,其表面看似简单,但背后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如镜腿设计的重量分布、弹簧铰链、镜腿弧度等部分,都对佩戴的舒适性、美观性体验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对于科技公司而言,难以在短期内通过自研设计出媲美传统眼镜佩戴感受、外观协调,同时还要能塞入智能系统的镜框是极其困难的。
其次,眼镜框架需要照顾到不同鼻梁高度、头型大小的消费者,更不必说日新月异的潮流趋势和每个人的审美需求。因此我们通常会看到眼镜店里的镜框陈列都是数以千计的,高 SKU 是眼镜行业的固有特征。
而消费电子则由于规模效应和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必须严控 SKU 数量来实现成本控制和库存高效管理,苹果和特斯拉是低 SKU 策略公司的典型代表,显然这与眼镜行业的高SKU特征具有天然的矛盾。
与知名眼镜大厂合作是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因为它们具备很强的品牌效应,并且往往在眼镜框架款式上已经充分完成了迭代,能在尽可能少的 SKU 前提下满足大众的多样性需求。
Meta就是选择了这一条道路。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像扎克伯格那样和依视路鲁卡逊集团的老板谈笑风生,还能在造了一款失败的眼镜之后还推出了第二代产品。光这个门槛就挡住了近乎九成的创业公司。
最后,智能眼镜产业深度依赖成熟的线下服务配套。眼镜很特别,作为日常佩戴的高定制化产品,消费者往往会选择在线下去,因此需要在验光、配镜、试戴等环节做好线下服务,这一点对于智能眼镜而言亦然。
终端厂商或许可以选择采取和蔡司、博士等镜片公司建立合作渠道的方式,或在产品设计上开展模块化的镜片配置设计,抑或利用品牌自营、加盟的方式去铺开,总而言之线下服务必须做到完备,这一点试问又多少创业公司能够做到?
4从智能眼镜到 AI 眼镜在发售半年之后的24年4月,Meta 才宣布将 AI 功能加入Ray-Ban Meta智能眼镜。从数据上来看,在Meta 引入 AI之前,销量就已经开始飞速增长了。
这说明Meta 本就没有把AI作为智能眼镜的主要卖点,并且事实上 Meta AI 的体验也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
美国科技媒体 Verge 评价 Ray-Ban Meta 上的 Meta AI 和其他设备端的AI一样漏洞百出。根据 Ray-Ban Meta 用户的实际反馈,目前 Meta AI 最多只能支持3轮人机对话,随后就会自动关闭对话,能力尚有待加强。
一旦谈到 AI,智能眼镜将获得一个新的角色,即成为大模型的视觉入口,那这个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
AI 对于智能眼镜的作用,我们认为确定性最强的路径是对用户交互方式的提升。即如何让用户用得更方便,而不是进一步增加用户的认知成本。
这一点其实和近一年来的AI手机发展路径类似,即从应用级AI的伪需求向系统级AI的真需求去转变。
因此我们看当前发布的眼镜,如百度的小度 AI 眼镜,实时翻译、问询景点、AI 导游之类功能其实并不重要,毕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在旅游、都在和老外对话,消费者也不会每天有那么多问题要去查询(且查问题的手段很多),不是说买了小度 AI 眼镜就突然一夜之间养成了每天问问题的习惯。
消费者更关心功能的是小度 AI 眼镜如何与百度已有的产品做怎么样的整合,例如能不能依赖视觉图像、联动百度地图实现更精准的导航。
AI 眼镜能够成立的前提,还要看消费者对于日常佩戴智能眼镜这件事情是否仍然抗拒,因此 AI 眼镜市场空间,至少需等待智能眼镜的大众化后才有讨论的意义。
5尾声智能眼镜行业里有一个有趣的论调,说是 AR/VR 领域发展的这十年以来,全球在这个行业的投入资金的总额,已经足够奥本海默研发十个原子弹了,但却还是没能带领它走向主流消费级市场。
夸张点说, Ray-Ban Meta 开辟了智能眼镜 3.0 的时代。保守点讲,它确实扭转了一味追求在显示技术上迭代的行业趋势,给行业点燃了新的希望。
所谓“科技至上”更应当让步于“以人为本”。而今迈步从头越,智能眼镜需要重新认识消费者,而消费者也需要重新认识智能眼镜。
- 上一篇:得了干眼症,还能佩戴隐形眼镜吗?
- 下一篇:成人配镜别太随意,小心陷入这三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