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镜框秘籍(二):从瞳距、瞳高出发,挑到舒适又好看的眼镜
发布时间:2025-02-02 11:00 浏览量:3
瞳距是否与镜片的光学中心点重合,是影响舒适感和厚度的关键因素。
先看什么是瞳距:瞳距是指一个人的两眼瞳孔中心距离。像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一样,人们的瞳距有很大的差异,多数人在62毫米左右。(下图案例是极少出现的,极少人有这么小的瞳距,小朋友都没这么小的)
理想的状态是:瞳距与镜架的几何中心距重合。这样眼睛就中镜片最中心的位置看物体,舒适感最佳的,看到的物体因光线折射所导致的变形也是最小的。
我们在加工眼镜的时候是以镜框的几何中心为参考来移动镜片。
移动至镜片光学中心点与瞳孔位置对齐。
✅镜框宽度需满足:
移心量<=5,低度近视可适当降低一些要求,高度近视建议最好<=3
移心量=(镜圈宽➕鼻梁宽➖瞳距)/2
瞳距是配镜时非常重要的参数:瞳距不准确,佩戴眼镜轴容易出现明显的三棱镜效应,引眼引起眼胀、头晕等症状,甚至根本无法戴用。镜片的度数越高,对瞳距的准确性要求越严格。
重点来了,实际上瞳距与镜框的几何中心距相吻合的情况是极少出现的,一般都要调整镜片光心与瞳孔的位置相吻合。调整的原理如下图,这个过程在加工上称之为“移心”。
我们的瞳距与镜片的光学中心是否吻合,重点在于验光师和加工师傅对精度的把控,这点对我们会有影响,但不是消费者能够决定的。
我们选择与我们瞳距相接近的镜框,最大影响在于视野范围、舒适感,以及重量不同。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选择大的镜框,镜片可以移动到瞳孔的位置,去贴合我们的眼睛。这样会产生一些问题:
A:视觉效果不好:镜片最佳视野范围可能会被切掉或是阻挡
B:不舒适的区域变大:变形区域会增加,而且棱镜效应明显(不好用的区域变大)很多人由小框换大框的时候就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看东西变形严重,甚至无法适应。
C:镜片更重更厚:正常镜片中心最薄,越到边缘越厚越重。镜片中心移动的量太多,较薄的区域被切掉了,留下来却是更重更厚的部分,所以整副眼镜也会更重一些。而且从做出来效果来看,镜片靠近里面的地方很薄,而外边缘很厚,看起来就很不美观。
D:视疲劳增加:正常镜片,光线透过镜片中心,产生折射的范围很小。但如果通过镜片侧面边来看东西,光线透过镜片会被折射成多束光(这就是棱镜效应)
人的眼球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棱镜效应小的时候(误差5mm以内),大脑会脑补纠正。但如果棱镜效应太大(大于5mm),就很容易导致视觉疲劳。通过镜片下边缘透过来的光线对眼睛的干扰增加,导致疲劳感增加,舒适感降低。
另外镜框太大太重,容易导致眼镜佩戴不稳,下滑等情况,进一步导致镜片光学中心下滑远离瞳孔,导致对焦难度加大(另外镜片太大也会导致对焦难度增加)长时间佩戴这样的眼镜,会导致近视度数上升。总的来说:镜框大小与瞳距相吻合利大于弊,好处多多,反之问题多多。
瞳高
瞳高:是指瞳孔中心到眼镜框架下边缘的距离,瞳高和瞳距是不同的,成年人的瞳距基本上是固定的,但瞳高会随着镜架的大小而变化。
瞳高不对,一样会降低舒适感。框高不要太高也不要太窄,建议35-45毫米,太高镜框下方视觉质量差,太窄视觉范围比较小,会使视线受阻,产生视觉死角。
1.舒适度和清晰度:配戴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舒适度和清晰度与瞳高有直接关系。如果瞳高设置不当,例如瞳高低了,视近就会变得不够清晰;瞳高高了,视近可能会好些,但视远就会变得不清晰。因此,瞳高的准确测量和调整对于确保视觉的清晰和舒适至关重要。
2.用途和个人习惯:配镜时,明确眼镜的主要用途(如看近或看远)以及个人的习惯(如身高、走路姿势等)对于瞳高的调整也很重要。例如,如果眼镜主要用于看远,瞳高可以减少1mm;如果主要用于看近,则建议瞳高增加1mm。此外,个子较高或习惯昂首走路的人配渐变镜时,瞳高应低些;相反,个子较矮或习惯俯首走路的人配渐变镜时,瞳高应高些1。
3.视觉健康:瞳高的误差如果较大,可能会引起头晕、看东西不清等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眼睛视力恢复增长影响,引起眼部或头部多种不适,不利于视力恢复。因此,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验光配镜,以确保瞳高测量准确,佩戴眼镜可以起到良好的矫正视力效果。
4.棱镜效应:如果没有测量瞳高,配镜参数不准确将导致眼睛偏离光学中心,产生棱镜效应,从而导致佩戴不适。特别是近年来流行的大框眼镜,如果不测量瞳高,可能会使眼睛偏离镜片光学中心,导致佩戴不适。 综上所述,瞳高的准确测量和调整对于确保配镜的舒适度、清晰度以及视觉健康至关重要。需要找专业验配的地方详细测量,在选框方面也需要注意,不要一味盲目的去追求大框,只有适合自己的符合光学条件的框才是一副好的框架眼镜。